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3366395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3366395103366395A(43)申请公布日2013.10.23(21)申请号201310283221.X(22)申请日2013.07.06(71)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址100191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72)发明人王莉莉王立平侯飞李帅(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代理人杨学明顾炜(51)Int.Cl.G06T15/08(2011.01)权权利要求书1页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一种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个视点下,对医学体数据进行直接体绘制,获取多个渲染结果,对二维的渲染结果提取特征线,定义全局能量最小化规则,计算三维特征线,利用卷积曲面方法,定义一标量场,对三维特征线进行聚类,并利用B样条曲线拟合,完成风格化绘制。本方法借助GPU强大的计算能力,大大提高了渲染速度和效率。CN103366395ACN103695ACN10336639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总体包括如下步骤:(1)从多个视点,利用直接体绘制技术对体数据进行绘制,得到多个渲染结果,即生成二维渲染图片;(2)利用Canny算子检测特征点,轮廓线检测方法算法,对二维渲染结果进行提取特征点和特征线,并定义全局最小化规则,求解二维特征线对应的三维特性线;(3)为了对特征线达到聚类的目的,利用卷积曲面技术定义标量场,衡量空间采样点空间区域内的曲线密度,并对该场进行细化操作,并利用连接关系得到曲线;(4)步骤(3)的曲线进行B样条曲线拟合,并完成风格化绘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从X,Y,Z正负轴方向设置6个相机,对体数据进行直接体绘制,采用RayCasting光线投射方法,该过程可以在GPU上实现,利用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的硬件加速,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并利用PBO,FBO技术渲染到纹理,并保存到二维渲染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在二维渲染结果,利用Canny算子和ContourDetect方法对图片进行特征线的提取,获得在二维的特征线,这些特征线是三维的特征线在二维的投影效果,所以需要找到每条二维特征线对应三维的特征线,并定义二维特征线到三维特征线的全局最小化规则,该规则包括颜色,不透明度,空间位置因子,并利用GPU上的动态规划求解,得到一系列三维特征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为了能够对比较多而且比较杂的三维特征线聚类的目的,采用了卷积曲面的方法,定义标量场,表征场内曲线的密度多与少;根据该标量场,保留标量值大的采样点,并利用细化方法得到进一步化简的采样点,对这些采样点之间的距离构建图G,并求图G的最小生成树T,根据T检测出叶节点和分叉点,从而进一步生成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对步骤(3)的曲线进行求精操作,采用B样条拟合方法,原曲线上的点作为控制点,计算出更多的插值点,得到B样条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绘制,使得曲线更加的光滑。2CN103366395A说明书1/7页一种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非真实渲染及体绘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GPU加速的体数据非真实感绘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非真实感绘制作为真实感绘制的有效补充,其目的不在于图形的真实性,而主要在于产生一种与艺术家作品相近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图形的艺术特质,它已在教育、娱乐、艺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三维数据规模不断增大,处理方法日益复杂,非真实感体绘制也面临着与传统体绘制同样的难题:图像质量与绘制速度的矛盾。而随着可编程图形硬件的出现,基于GPU(GraphicsProcessUnit,图形处理单元)的非真实感绘制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0003]在90年代,非真实感绘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对自然材质的模拟,如钢笔画效果、铅笔画效果、油画效果、水彩画效果等。Winkenbach等基于三维空间,引入“笔划纹理”的概念,用笔划纹理填充三维模型的表面以模拟钢笔画。通过省略细节提高线条画的可理解性;同时,笔划参数的不同可以适应不同分辨率曲面的表现。Curtis等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水彩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Kubelka-Munk色彩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