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夏蝗防治总结与秋蝗防治计划当前秋蝗防治工作开展在即为进一步做好秋蝗防治工作我们总结了夏蝗防治工作中的一些措施和做法结合秋蝗当前发生情况对今后秋蝗防治工作做了一下初步打算。一、夏蝗发生情况东亚飞蝗夏蝗基本中等发生沿黄低洼地带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达标面积8.5万亩防治面积8.5万亩。受综合因素的影响今年东亚飞蝗中等发生沿蝗低洼局部偏重发生。5月10日东亚飞蝗夏蝗蝗蝻开始陆续出土出土始期为5月17日(出土20%)比去年晚5天左右出土高峰期为5月23-25日三龄高峰期6月15-18日发生面积和程度轻于去年夏蝗发生面积12万亩达防治指标面积8.5万亩其中每平方米0.2-0.4头4万亩0.5-1.0头6.8万亩1.1-3头1.5万亩3.1-6.0头0.2万亩6.0-10.0头0.05万亩最高蝗片每平方米超过15头面积50亩。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58头高密度蝗区为平阴沿黄低洼地带。二、夏蝗发生特点夏蝗发生特点。一是出土偏晚出土不整齐。由于今年春季气温偏低直到5月上旬温度才开始有所回升气温起伏大蝗蝻出土不整齐出土偏晚比历年晚7-9天左右;二是总体中等发生但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发生面积、达标面积、最高密度均低于去年。其中发生面积比去年下降了2万亩达到防治指标面积比去年减少2万亩。最高密度与去年持平但面积低于去年。三、夏蝗发生原因分析1、去年秋残蝗面积较前几年偏小、基数低冬季越冬死亡率接近历年。去年秋残蝗面积7万亩比上年减少1万亩。其中每亩10-30头(150-450头/公顷)的面积3.8万亩每亩30-100头(451-1500头/公顷)面积3万亩每亩100头(1500头/公顷)以上的面积0.2万亩均低于上年。春季挖卵调查越冬死亡率12.2%。2、今年春季降水略偏多气温偏低。这些都不利于蝗卵的发育进度和孵化。3、蝗蝻出土时期比较长比较分散。5月4日始见蝗蝻出土5月23日才达出土高峰期;4、环境条件不利于蝗虫大发生。近两年东部沿海蝗区闲置多年的撂荒地得到开发利用破坏了蝗虫的滋生环境。5、连年的防治压低了虫源基数。连年进行大面积综合防治有效地降低了虫源基数遏制了蝗虫大发生的势头。另外生态治理已见成效。这些均影响了蝗虫的滋生环境有效地抑制了蝗虫的发生。四、夏蝗防治工作中主要措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业系统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狠抓防治较好地控制了夏蝗危害基本实现了应急防控目标。针对今年东亚飞蝗平稳发生的实际克服麻痹思想及时下发防蝗方案严格落实防蝗资金、物资以及人员最终确保了东亚飞蝗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1、领导重视。蝗虫防治工作于6月16日初步展开。6月20日防蝗指挥部在长清召开夏蝗飞机防治协调会6月20-28日蝗区灭蝗工作全面顺利展开。尤其是在防治期间市农业局站领导坚持在蝗虫防治现场指挥协调确保防蝗工作顺利进行。2、组织健全汇报及时。市、县都成立了防蝗指挥机构明确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市级防蝗指挥部负责防蝗工作的组织和全面协调各蝗区县(区)防蝗机构负责本辖区的地面防治组织防治专业队实施统一防治等各项工作各级植保部门负责蝗情监测和蝗区定位等工作。在防蝗过程中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确保防蝗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严格报告制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蝗情及防治进度一天一报重大蝗情随时报确保蝗情监测和信息传递工作准确及时到位。3、监测准确是科学治蝗的前提。虽然今年东亚飞蝗发生呈逐年偏轻的趋势但查蝗、治蝗人员戒骄戒躁克服麻痹思想坚持第一线的蝗情发生调查。今年自四月份开始各蝗区就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查、全面监测、准确(gps)定位准确掌握蝗虫发生动态了解今年蝗情发生特点分析发生原因为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4、措施得力方案合理。5月25日下发2010年蝗虫灾害防治方案提出继续贯彻“狠治夏蝗控制秋蝗”的方针坚持“重点围剿高密度蝗片地面防治中低密度蝗虫发生区域切实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的防治策略采取“地面防治为主地方统一组织专业队防治”的组织方式有序开展了夏蝗防治工作。5、防治方法科学防蝗资金、物资及时落实到位。今年东亚飞蝗发生程度较历年偏轻但为了巩固近年来的防治成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在防治上我们采取以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地面防治为主、专业队集中防治与群众分散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在化学应防治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力度。真正做到科学治蝗、生态控蝗确保灭蝗工作的顺利完成。在今年的防蝗工作中我们继续加大了防治的科技含量做到科学治蝗、生态控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