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2.酸性化合物: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黄酮、醌类、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及其苷类结构中含有羧基的化合物——有机酸、葡萄糖醛酸3.两性化合物:结构中既有碱性基团也有酸性基团氨基酸、蛋白质4.中性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既无碱性基团也无酸性基团的化合物如萜类和挥发油、甾体等。二、无效成分1.脂溶性蜡-高级不饱和脂肪酸(16-30碳)和高级一元醇结合的酯脂肪油-不饱和脂肪酸(链长短不一)与丙三醇形成的甘油酯通常称为混合甘油酯。叶绿素及胡萝卜素2.水溶性多糖类-淀粉、纤维素、树胶、果胶、粘液质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一、溶剂提取法二、水蒸汽蒸馏法三、升华法一、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的办法。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和亲脂性有机溶剂常用溶剂:极性由弱到强依次排序为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之分。溶质在溶剂当中的溶解遵循相似相溶的原理亲水性的化学成分易溶于水或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中亲脂性的成分易溶于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氯仿或醋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丙酮或乙醇、甲醇→苷类、生物碱盐、鞣质等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常用的溶剂提取法(一)冷提法1.浸渍法2.渗漉法(二)热提法1.煎煮法2.回流提取法3.连续回流提取法冷提法1.浸渍法:是用水或醇浸渍药材一定时间然后合并提取液并将其减压浓缩的方法。该法因为一般都是在低温下进行的不用加热所以适合于挥发性成分及受热易分解成分的提取。但提取的时间较长效率低。用水浸提时还要注意提取液的防腐问题。2.渗漉法:是将药材装入渗漉筒中先用水或醇浸渍数小时然后从渗漉筒的下口使提取液流出上口不断地加入新的溶剂此方法因为药材与溶剂之间能够始终保持较大的浓度差因此提取效率较高。该法同样适用于挥发性及受热易破坏分解的成分的提取。但是有溶剂耗费量较大的缺点。热提法1.煎煮法:该方法是我国中医中药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提取方法。是将药材用水加热煮沸提取在提取过程当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的提取出来但是对于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被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2.回流提取法:是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在回流装置中对药材进行加热回流提取该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因为长时间加热所以不适合受热易破坏分解的成分。3.连续回流提取法:是回流提取法的发展具有消耗溶剂量更小提取效率更高的优点。常用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水-是一种强极性溶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和极性苷类等都能被水溶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缺点是:提出的杂质多。冷提法提出的杂质少且对热不稳定的成分较适宜提取效率低;而热提法的效率高但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适宜特别不适于挥发性成分和淀粉、粘液质多的药材的提取。亲水性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其中以乙醇最为常用。具有经济、安全、无毒;对细胞的穿透能力强;大多数天然成分都可溶解等优点常称为万能溶剂。二、水蒸汽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如挥发油、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小分子的醌类成分。三、升华法固体物质受热不经过熔融直接汽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可以利用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如樟脑、咖啡因。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配比不同进行分离根据物质的吸附性能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一、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结晶及重结晶法:利用温度变化引起溶解度的改变使物质得以分离。2.溶剂分离法:a.通过加入另一种溶剂以改变溶剂的极性使一部分物质沉淀析出从而实现分离。如:水提醇沉法b.酸性、碱性或两性化合物通过加入酸或碱来调节溶剂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离解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3.沉淀法:酸性或碱性化合物通过加入某种沉淀试剂使之生成水不溶性的盐类等沉淀析出而实现分离。如生物碱加入有机酸可生成不溶于水的有机酸盐沉淀酸性化合物可加入钙盐、铅盐、钡盐等生成不溶性的沉淀。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