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摘要】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的岗位一线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政策和实践经验表明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中国目前面临着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增长缓慢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大力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改革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经济得以稳定、快速、创新发展的关键。【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言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拥有高技能人才是国家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院校承担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大大地有助于改善中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1高技能人才的界定1.1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由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有明确的界定:“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1.2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界定首先国外教育实践表明将理论、设计、技术要求等转化为产品、服务、等现实生产力的人才(技术型和技能型)由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其次为了贯彻落实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指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给予了明确指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2.1高技能人才总量有限且增长缓慢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但是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却很少。据统计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除了存量不足外高技能人才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水平的增长速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现状与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2.2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首先目前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的补充不足。有调查表明高技能人才大多年龄超过46岁。其次年龄的老化导致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再次高技能人才大多分布在传统大中型企业而在民办企业特别是在新兴的行业中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如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性不够。3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德国行之有效的高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双元制”即职业教育企业承担了相当于综合大学教育60%的经费同时将校企合作作为企业自身发展重要的部分。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职业进修中心计划及国家学习网模式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美国和加拿大采用能力本位(CBE)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培养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日本大企业靠长期的雇佣和技能培养留住高技能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通过“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将真实的工厂环境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它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实际的经济情况将企业开发项目引入学校生产现场与岗位实训相结合形成了学校―实训―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国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来看无疑都是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加大、加深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甚至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然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背后却有着无数的方法和实践的经验同时伴随着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的冲突和协调。因此中国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可以说正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