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思考。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议思考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院作为甘肃首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职院校于2004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一、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定性不准确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定位问题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我国学者王国维的主张认为心理健康是智育、德育、美育的上位概念它包括了智育、德育、美育;第二种观点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分项是现行德、智、体、美、劳之外的又一重要教育方面;第三种是心理健康是广义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视为学校德育的一条途径、一种补充。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明确的、能够达到共识的观点。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教育目标即补救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我国最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从心理咨询入手解决少数学生的心理困惑。但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其基本目标是知道全体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不止是针对少数学生的补救性教育而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和人格健全完善服务。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无序化倾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认为是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课具体表现在“四无”现象即无教材、无课时保证、无后续作业、无效果评估心理辅导课如同虚设效果难有保证。无教材是指学生手中无教材一些授课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若受课本的制约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将受到各种限制学生的负担将又增加认为学生不需要教材尽管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已编著了很优秀的教材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课时保证是指一些学校和教师由于对这门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常常因有事就不上课让学生自习看课本或者让位给班主任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因此学生也就更不重视这门课认为可有可无。无后续作业是指教师只重视课堂朽分钟的教学安排而对学生课后心理知识的运用课后心理品质的行为训练不作要求。无评估是指许多学校由于不懂得怎样评估或没有什么部门要求进行评估因此是“只做不估”。3.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不良倾向实践中主要存在五种不良倾向: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即片面强调心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运用的指导。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即将学生看作是病人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孤立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学生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倾向如过多依赖于心理测验;教育对象上多选择中学生而忽视小学生和大学生;教育内容上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职业心理;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等。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这在中小学表现得更为突出。二、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与思考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应体现独特性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那些专业性的自然科学课程由教师给学生传达理论知识来达到课程目的而是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挖掘个人潜能提高个人品全面协调发展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课程。通过课程发展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昂面所追求的目标。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本位活动性课堂模式学生本位的模式是源于人本主义思想其主要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中心位置学生始终以主题活动者的身份出现通过体验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这要求课程中必须提供丰富的自我实现的机会通过给与学习者机会来实现愿望。3.高职院校应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理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评估体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