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碳产业低碳化路径研究综述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碳排放量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的排放甲烷、氮氧化物和碳化物等温室气体;森林砍伐和草地退化沙漠化使得全球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粗暴式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带来了一些列生存和发展问题。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不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上升、海洋风暴次数增加既是对目前不良发展方式的印证。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的趋势下碳排放空间已然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说是稀缺资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而我国的自然资源储量可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已探明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储量占比分别是:煤炭94%石油5.4%天然气0.6%。而煤的碳密集程度比较高同等质量的化石燃料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石油的1.32倍天然气的1.78倍。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以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利用率水平较低为了经济增长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加之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更高。同时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也在限制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碳生产能力(即每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所生产的GDP)仅是发达国家的1/5至1/4左右。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中国政府响应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二、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一)关于产业能效和产业转型的研究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一次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活动产出、能源结构以及能源效率密切相关。其中能源结构影响着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是指燃烧或使用每种单位能源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一般认为碳排放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分别为:第一产业产值由28.2%下降为11.3%;第三产业产值由23.9%上升为40.1%;而第二产业的产值在41.3%到48.7%之间浮动变动并不大。可见中国经济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而重工业的比重仍较高且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比重状态。丁永波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首先要对当前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在实证研究方面对于产业能效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发展。主要利用结构性因素分解法和指数因素分解法对产业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或者能源使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各种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率大小。将碳排放影响因素主要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等。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到针对某个省或者某个市和地区的低碳化发展路径措施。(二)关于低碳化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产业低碳化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使用结构的调整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有不少学者在促进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周五七(2011年)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一文中阐述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文章从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低碳技术国际转让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论述了现有的典型国家的低碳技术促进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结尾总结中提出虽然对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剖析但并没有具体量化到各个驱动机制对低碳化技术创新的贡献率认为这将是今后这一方面研究的方向。低碳化技术创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机制。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却很难获得核心技术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减排机制。二是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低碳技术建立起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对我国而言减排的关键就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就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减少煤炭使用中的碳排放量。王可达(2011)认为我国低碳化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投资研发的总量少且研发强度低技术创新的主题缺位;企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特性和低碳技术研发的风险性决定了企业没有长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而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动力不足;我国的低碳技术研发起步晚、缺乏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