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加温加湿的临床效果观察关键词: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加温加湿【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19-01上呼吸道是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的重要部位也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部分。但是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吸入的干冷气体绕过上呼吸道直接进入机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高达30%-66%从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1]。临床上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呼吸机的湿化罐进行人工气道的加温加湿而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通常采用非加温湿化方法导致湿化效果不理想呼吸道黏膜干燥、痰痂堵塞等不良反应屡屡发生因此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加温加湿管理人工气道如何加温湿化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我们自2009年开始对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采用了机械性湿化罐加温加湿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加温加湿有效率。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对象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共选择52例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7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6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8岁。人工气道均为经口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人工气道建立方法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未使用祛痰药物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2方法2.1物品准备:实验组:选择合适的加温加湿工具――呼吸机湿化罐1套人工气道与湿化罐连接管道及接头包括呼吸机管道2根积水瓶1个呼吸机管道弯头1个T管1个氧气连接管1根。湿化液选用0.9%氯化钠溶液250ml及无菌注射用水250ml并将之配置成0.45%氯化钠溶液500ml。对照组:选择非加温湿化工具如一次性注射器(用于气管内滴药)、恒速注射泵(用于持续气道内恒速推注湿化液)、人工鼻、雾化吸入器等湿化液选用0.9%氯化钠溶液500ml或无菌注射用水500ml。2.2使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呼吸机湿化罐加温加湿方法湿化液选用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液的用量(每日约1000ml)保持在湿化罐标准水位线处。湿化罐温度可根据患者吸气端接头处的监测温度控制在33℃-37℃之间根据气道湿化效果、痰液粘稠度、患者舒适度及时调整温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非加温湿化方法如气管滴入、雾化吸入、温-湿交换过滤器(人工鼻)等。2.3判断方法及效果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吸痰费用、人工气道置管时间及护理工作量。痰液黏稠度判断标准:Ⅰ°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Ⅱ°痰液较Ⅰ°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2]。用一次性痰液吸引收集器分别采取气道湿化前1天及湿化后一周的痰液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组间采用X2检验或t检验比较。4结果实验组痰液黏稠度Ⅰ°~Ⅱ°对照组痰液黏稠度Ⅱ°~Ⅲ°。实验组护理工作量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平均每例吸痰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护理工作量及吸痰费用的比较5讨论人工气道加温加湿在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机械加温加湿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3]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由于丧失了正常上呼吸道对气体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功能直接吸入未经加温加湿的氧气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从而加重呼吸道堵塞造成肺部感染。国内外研究认为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或恒速注射泵进行气管内滴药不但未能发挥有利的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如血压降低、氧合下降、心率减慢、患者恐惧等同时气管内滴药时可将大量细菌带入气道而增加感染机会。临床使用的人工鼻属于被动加温加湿方法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湿热和湿化吸入气并不能主动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因此对那些原本就存在低温、脱水或肺部疾病导致的分泌物潴留患者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因此以上非加温湿化均会对非机械通气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湿化液以及湿化方式临床上公认的比较理想的湿化液是0.45%氯化钠溶液该湿化液为中低渗湿化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