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5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时空的并置与绾合通过意象的呈现而获得审美魅力而诗人的观照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韩林德先生曾说:“一个民族持何种观照世界的方式是持直线式的‘焦点透视’还是持曲线式的‘流观’归根结底受该民族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思维支配。”(《境生象外》)“流观”似乎是中国画的观照方式其实诗中也多用之。从中晚唐的怀古诗来看诗人往往从多个视点上来观照古今的迁替通过几个不同的意象表现盛衰之感。中晚唐怀古诗中的时空是融为一体的时间的纵深也就是空间的展开。怀古诗的审美魅力可以从时空的向度上得以理解。(摘编自张晶《时间绾合的中晚唐怀古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凭吊古迹遥想往昔的繁华感叹眼前的衰败寄托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因此创作了大量怀古诗。B.怀古诗往往将现实和历史叠加在一起立足当下观照历史深邃的历史感与真切的现实感交织并存。C.怀古诗中的意象像联结古今的枢机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使他们在时空转换中获得审美体验。D.怀古诗的作者往往借鉴中国画“流观”的表现方法进行多角度观察创造了丰富的意象或审美意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始终从“时空绾合”的角度论述怀古诗分析这类诗歌在时空向度上的特点及审美效应营造模式。B.文章先分析怀古诗涌现原因进而分析其时空交错特点及意象作用、观照方式层次清晰说理透彻。C.作者引用陆机和韩林德的话佐证提出的概念或观点极大增强了说服力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D.作者从现实、心理与审美三个时空的维度论述怀古诗的意象说明这三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赋予“绾合”一词以特定含义即怀古诗对时空、古今的联结这种联结造就了怀古诗的审美魅力。B.作者认为绝句意象单一绾合力强;律诗组合意象、绾合古今则显松散多表现为两相对待的双重时空。C.诗人的观照方式对民族哲学、美学思维的建立和形成有重要作用如同绘画一样构造了民族文化风格。D.文中所举刘禹锡的两首怀古诗从现实的时空写到历史的时空因而具有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寓意。【答案】1.D2.D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D项“怀古诗的作者往往借鉴中国画‘流观’的表现方法”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信息所说“‘流观’似乎是中国画的观照方式其实诗中也多用之”可见二者没有谁借鉴谁的说法。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