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刘再复:历史小说的新突破刘再复:历史小说的新突破--读李劼的《吴越春秋》和《商周春秋》李劼到美国之后开始还有点心理不平衡他在1999年所著的那部预见将来中国政治的长篇小说虽有才气但还是有点躁气。可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奇迹般地平静下来了。仿佛是得到神的启示他告别了昨天的自己重新组织生命和开掘生命并有意识地向内心深处挺进。生命的深处是个大海他就在大海里用功思索潜游。他常告诉我有些朋友已高高山顶立而他却只想深深海底行。他真的在海底越行越深越行越有独到的心得。在他出国后的四五年里我们经常通话和交流而每次通话之后我都感到他在往前走;并感到这个被称为中国文学界的“马拉多纳”已不是竞技场上横冲直撞的明星而是一个敢于突破各种语言防线但又能深入思索的思想者了。他的才气不再四处横溢而是集中在对故国古代文化精华的重新发现与重新阐释之上。而且他并不是刻意地去做翻案文章而是用人性和人情味十足的眼光去穿透旧的历史情结从而让那些被历史尘土所活埋的生命尤其是让那些妇女儿童和失败者的生命重见天光。因此新世纪伊始他就着手写作酝酿已久的历史小说“春秋三部曲”并且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其中的第一部《吴越春秋》和第二部《商周春秋》。正如已经出版的首部历史小说《吴越春秋》的封面上所写的那样李劼的这个春秋系列历史小说乃是一种新历史小说。所谓新历史小说在我看来主要新在其鲜明的人文精神上。以住的历史小说往往注重于如何体现某种历史精神或者如何评价某个历史人物乃至如何展现某个历史时代。李劼的新历史小说虽然也注意到历史的时代氛围但无论是作为时代的历史还是历史的时代全都被小说推到后面作为小说的背景而不再作为小说的聚焦所在。在小说的聚光灯下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历史和作为历史化身的人物而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即使是一些已经被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人物甚至是一些著名的帝王也在小说中被还原到普通人的生命原始形态里而不再戴有任何面具。无论是象征着权力的面具还是象征着历史的面具在李劼新历史小说的人物脸上全都被摘除了。由于这样的生命还原小说《吴越春秋》和《商周春秋》中的历史人物也就是曾经生活在春秋时代乃至商周之交的那些传说中的人物那些人们早已十分熟悉的名字诸如夫差西施范蠡伍子胥等等或如妲己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箕子比干等等一个个在小说中获得了崭新的生命焕发出了奇丽的光彩。其生命的气息不仅是日常的可以触摸的同时还是充满诗意的带有《山海经》那样梦幻的或者说神话的色彩的。李劼新历史小说中所体现的人物形象上的日常性和梦幻性在把人物塑造的基点归还于人性的同时开掘了人物形象在审美上的诗性。这种诗性不是胜利者的欢呼和自得也不是“大江东去”式的历史感慨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咏叹而是“千里共婵娟”式的寄怀并且带有《山海经》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样的悲怆带有《红楼梦》里无立足境方是干净那样的体悟。如此一种人物形象的审美风格可以使人追怀古希腊史诗和古希腊悲剧中的浑沌和苍茫也可以令人联想起雨果和托尔斯泰式的人道情怀。诚如李劼本人在《商周春秋》的自序中所言:我所关注的乃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托尔斯泰从娜塔莎写到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写到玛丝洛娃从对女性的赞美写到对女性的同情最后写出了一个深深的忏悔一声诚挚的祈求祈求女性的宽恕。正如《红楼梦》对一部由男人主宰的历史提出了深深的质疑一样李劼的新历史小说像托尔斯泰那样向从来被历史所忽视的妇女儿童写出了一声十分沉重的忏悔从而摆脱了历史的权力话语和话语权力对历史小说的长年笼罩。由此其新历史小说使小说以审美的方式介入历史成为可能。有关这种可能性李劼在《商周春秋》自序中提出:严格说来任何人叙述的历史不管叙述者是常人还是圣人实质上都是文学的而不是历史的。所谓的历史一旦进入讲说就跟未来一样都是一种可能性。正如人们总说将来可能会如何如何当人们面对历史的时候他们看到的其实也是过去可能是那样的。李劼的新历史小说可以说就是对历史可能性的重新开发。这是其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不再追求历史的必然性而是关注于历史的可能性和偶然性。也正是这样的关注使小说在进入历史的时候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前所未有的叙述空间不为任何传统的观念和固有的人物造型所束缚。在以往的历史小说中小说一旦介入历史通常就被历史所吞没了。历史小说家们在历史面前显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从而把小说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历史的奴隶。以前的历史小说家很少质疑历史本身。而李劼的新历史小说恰恰从对历史是什么的发问开始。这就使历史小说的写作有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心理基点。历史小说不仅不再是历史的奴隶而且有了重写历史的担当和气度。因为既然历史是文学的那么文学为什么不能就是历史呢?或者说既然以往的历史观念可以被权力意志所左右那么历史小说为什么就不能把审美作为历史的观照点呢?正是基于对历史的审美观照《吴越春秋》和《商周春秋》不再随波逐流地人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