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805167A(43)申请公布日2016.07.27(21)申请号201610245891.6(22)申请日2016.04.20(71)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地址15008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52号(72)发明人赵彦玲张士横鲍玉冬(51)Int.Cl.F16C33/58(2006.01)F16C33/6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内圈锥形外圈弧形滚道轴承(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内圈锥形外圈弧形滚道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滚动体。所述滚动体通过保持架置于内圈与外圈之间。所述新型轴承内圈上的滚道为非对称锥形结构,滚道两侧倾斜角度不同,所述新型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圈滚道留有空隙,所述外圈滚道横截面为对称结构,且滚道底部为直线段,两侧面为弧形。本发明通过内圈滚道两侧面斜度的不同,使钢球在滚动过程中实现与滚道的全表面接触,提高钢球的使用寿命。内圈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能储存过剩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使滚动体充分得到润滑,减少摩擦温升,提高轴承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该新型轴承能在高速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CN105805167ACN10580516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新型轴承,包括内圈(5)、外圈(2)、保持架(4)和滚动体(3),其特征是:所述滚动体通过保持架置于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内圈滚道为非对称锥形结构,所述滚动体与内圈滚道两侧面接触,所述外圈滚道横截面轴对称,所述滚动体与外圈滚道内侧面(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轴承,其特征是:所述内圈滚道两侧面相对轴承轴线的倾斜角度(7)和(8)不同,内圈横截面相对中心点为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新型轴承,其特征是:内圈滚道内侧与滚动体之间设置有油槽(6)。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轴承,其特征是:所述外圈滚道横截面内侧为直线段(1),两侧面(9)为对称的弧形。2CN105805167A说明书1/2页一种新型内圈锥形外圈弧形滚道轴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球轴承。背景技术[0002]球轴承作为机械基本部件,应用极为广泛。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目前普遍使用的轴承采用圆弧形滚道,此种结构使得钢球与滚道的接触区为单一区域,若滚道发生弹性变形,接触区域面积将增大。滚动体滚压在滚道上且压力面与滚动方向成横向弯曲,则在压力面上就会产生附加的较大的滑动运动,导致钢球与滚道摩擦增大,温度升高,油膜粘度下降,油膜变薄,甚至会发生油膜破坏,润滑失效;使用润滑脂润滑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空腔容纳溢出的过剩润滑脂,同样造成滚动体摩擦增大,降低轴承使用寿命。[0003]由CN104956105A公知了一种多点接触球轴承,其多点性能确保在作用大的径向负荷作用下球的滚动面与内圈轨道底部和其附近部分接触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球的滚动面的损伤,但是不能避免钢球在转动过程中接触磨损轨迹集中而影响钢球的耐久性。[0004]由CN105209773A公知了一种脂润滑的向心推力球轴承,该发明虽然细致的考虑了钢球运动过程中的润滑,但是没有解决钢球与内外圈接触磨损面相对集中致使钢球失效。[0005]本发明设计了内圈滚道为非对称结构,该结构可以使钢球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全表面接触,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滚动体与内圈滚道之间的空腔能够储存过剩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使轴承具有更优越的润滑效果。发明内容[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高速机床中保持稳定并能增加使用寿命的轴承。[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轴承,如图1,包括内圈(5)、外圈(2)、保持架(4)和滚动体(3)。所述轴承内圈滚道为不对称锥形结构,内圈滚道两侧面的倾斜角度不同,且由横截面可看出内圈上下两横截面对于O点呈中心对称,如图2所示。[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圈滚道与滚动体两点接触,实现滚动体全表面的接触,克服旋滚运动的弊端,充分利用旋滚运动,降低摩擦循环次数,通过全表面接触降低温度,减少滚动体环带型的疲劳点蚀失效。[000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体(3)与内圈(5)之间留置有油槽(6)。[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圈滚道具有储存润滑油或润滑脂的空间,可吸纳溢出过剩的润滑剂,利用滚动体带油润滑有效补充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油膜破裂,提高润滑效果。[00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圈滚道横截面内侧为直线段(1),两侧面(9)和(10)3CN105805167A说明书2/2页为对称的弧形。[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弹性变形的接触区域面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