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烹饪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密切一直是传统烹饪教学的一个弊端实践证明烹饪课堂教学应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潜能;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精心设计任务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分析与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对实践过程的评价。[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烹饪教学;创新;评价[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84-04[作者简介]付国强(1968―)男广西柳州人本科中式烹饪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中式烹饪;廖新民(1963―)男广西柳州人本科中式烹饪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中式烹饪。“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和教师点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烹饪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与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烹饪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可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因其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时间还不长所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以下策略: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潜能传统烹饪教学有一大缺点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密切。由于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各部分内容之间缺少横向联系体现在具体教学上的就是各科知识的“各行其是”――知识与技能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步调不一致。教学和就业的良好衔接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也是“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今年的广西区烹饪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培训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示范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各校老师都反映:烹饪专业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改革对研究烹饪课堂教学方法大有裨益。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西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因为学生在同一模块的学习中虽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但他们大都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获得知识的愉悦。这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大有裨益。二、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精心设计任务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要创设与本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将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紧密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任务的确立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而定。这次的示范课经过红案课几位教师的共同协作既定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某一菜肴的录像演示使学生对步骤有精确的了解。通过理论分析、学生讨论与分组、每组制定操作计划、实际操作、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举一反三的作业布置完成了整个教学环节。(一)任务驱动的精选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其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合适的项目选取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在任务的选取上反复商量与推敲最终选择了菜肴“绣球鳜鱼”。我们严格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深入生产过程按照厨房的岗位工作程序操作经过调查研究后选择了07烹饪班的高三学生试点。因该班学生有一年的实习经验对酒店厨房的岗位要求较为了解对常用的烹调方法也较熟悉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该任务的完成情况证明:只有确定了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又具有发展前景与应用价值的目标任务才能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真正习得一些知识与技能在团结协作上也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逐渐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二)有效资源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互联网资源、教师制作的资源库(图片、电教资料、多媒体课件)和烹饪操作实验室等这些充足而高科技的设备资源是任务驱动小组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保障而且需要教师不断去挖掘和协调。(三)理论知识的更新“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实践但因烹饪技能的操作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时机加入一些必要的、实用的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完成技能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