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451459A(43)申请公布日2017.02.22(21)申请号201610855875.9(22)申请日2016.09.27(71)申请人东南大学地址21009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72)发明人汤奕刘煜谦赵静波朱鑫要(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代理人杨晓玲(51)Int.Cl.H02J3/06(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大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采用交替迭代的潮流计算可以保留传统潮流算法的迭代形式和雅克比矩阵的特点,且可根据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控制目标不同灵活变换其接入方式。与现有的含单一潮流控制器联立迭代控制变量的算法相比,采用本方法无需修改雅克比矩阵,且通过子迭代过程的设立,只需要在子迭代过程进行相应修改,易于与原有的潮流算法相结合,尤其适合当涉及到当大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且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时的潮流计算。CN106451459ACN106451459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大量分布潮流控制器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系统初始化,确定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个数、接入位置以及控制方式,所述控制方式包括恒定线路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及恒定输出功率控制策略,并设置其状态变量初值;(2)计算系统各节点的功率偏差,根据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修正相关节点的功率偏差;根据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等效注入功率数学模型:其中,Ui,θi,Pis,Qis分别为i节点的电压幅值、相角、等效注入有功功率、等效注入无功功率;Uj、θj、Pjs、Qjs分别为j节点的电压幅值、相角、等效注入有功功率、等效注入无功功率g、b分别为i与j节点之间线路的电导和电钠,bc为i与j节点两端的对地电钠,UDPFC、δD分别为接入的i,j两节点之间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电压和相角;(3)主迭代过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系统状态变量,求出系统状态变量的雅克比矩阵后通过矩阵变换求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和相角,并进行系统状态变量的迭代修正;(4)进入以下子迭代过程,根据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控制目标方程和内部约束方程对其状态变量值进行修正,若没有达到子迭代中的收敛条件,则重复进行步骤(4),若已达到,则进入步骤(5);其中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内部约束方程为:PDPFC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发出的有功功率,其控制策略有恒定线路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及恒定输出功率控制策略;根据对系统控制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若要控制线路有功功率为恒定值时,采用恒定线路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其控制目标方程为:Pref为设定的线路有功功率参考值,子迭代结束条件为max|ΔPij,PDPFC|≤ε或迭代次数k>100,其中max|ΔPij,PDPFC|表示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中输出有功功率和线路有功功率偏差中的最大值;若需要对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进行恒定输出功率控制时采用恒定输出功率为控制策略,2CN106451459A权利要求书2/2页其控制目标为:Qref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容量设定参考值,子迭代收敛条件为max|ΔQDPFC,PDPFC|≤ε或迭代次数k>100,其中max|ΔQDPFC,PDPFC|表示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中输出功率偏差和有功功率中的最大值;(5)判断是否满足系统收敛条件,若是,则结束潮流计算;若否,则转至步骤(2);其中系统收敛条件为max|ΔP,ΔQ|<ε或主迭代次数m≥100;ΔP,ΔQ为各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偏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分布潮流控制器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电压幅值初值均取0.1p.u.,相角取步骤(4)、(5)中ε取10-5。3CN106451459A说明书1/6页一种大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的潮流计算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接入的灵活潮流计算方法,属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根据国家能源和电力规划,跨区域的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集中接入的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将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接入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及潮流柔性控制等问题也亟需深入研究和探索。[0003]在无任何潮流控制装置的系统中,电网潮流主要根据系统输电线路等的阻抗函数而自然分布。但这种自然形成的、不受控制的潮流分布一般并不是系统运行所希望的潮流分布,并可能会给系统的运行带来输送能力不足、传输损耗大、电压越限,甚至系统稳定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善系统潮流分布,目前电力系统已采用一些大容量的灵活交流输电,但大容量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