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477724A(43)申请公布日2017.03.08(21)申请号201510539894.6(22)申请日2015.08.28(71)申请人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01501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65弄5号3906室(72)发明人何文辉张珊(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代理人郭婧婧许亦琳(51)Int.Cl.C02F3/3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57)摘要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所述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包括沿河道上游至下游方向依次设置的坝体、砾石区、截留单元、预处理单元、挺水植物种植单元、抗风浪沉水植物种植单元。所述生态预处理系统,可减缓上游来水水体流速、能够抗水流冲刷、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质、降低后续生态系统污染负荷。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N106477724ACN10647772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上游至下游方向依次设置的坝体、砾石区、截留单元、预处理单元、挺水植物种植单元、抗风浪沉水植物种植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采用溢流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区填充有粗粒砾石或巨粒砾石,所述砾石的直径为50mm-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单元采用透水隔网;所述透水隔网设置成丁坝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水下人工水草种植区以及水上水生植物种植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上下游分别设有固定格网。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底部设有坠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单元,包括生态浮岛、以及位于生态浮岛上部的挺水植物种植区和位于生态浮岛底部的生物挂膜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抗风浪沉水植物种植单元中种植的沉水植物选自红线草。10.一种河道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对河道水体进行修复。2CN106477724A说明书1/7页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河道水体修复的生态预处理系统。背景技术[0002]城镇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载体,它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区的河流或河段,以及历史由人工开挖、经多年演化并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渠系。与其它河流相比,城镇河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关系更为密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更为显著,因此,城镇河道的水文特征、物理形态和生态系统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的日益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排入河流,导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生态系统正在逐渐退化,尤其是城镇中小河流,污水收集效率与处理规模有限,再加上其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加强对城镇河道的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0003]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河流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河流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技术和手段,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或转化的方法。根据净化原理的不同,河道水体净化技术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三大类。物理处理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但是受适用范围和不能彻底修复生态系统缺点的限制,物理修复技术往往需要与其他修复技术配合应用。化学修复法简单讲就是利用化学药剂的化学及物化作用,包括中和、沉淀、絮凝等,将污染物从水相转移到另一种物相的方法。目前有应用实例的化学净化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除藻和絮凝沉淀,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采用化学修复法简便易行且见效快,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物,而且投加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0004]实践表明,无论是采用物理方法的疏挖底泥和人工复氧曝气,还是采用化学修复方法,都不能在河流中取得持久有效的效果,甚至还会加剧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水体污染在实质上是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因此必须以生态的理念和技术来探索切实有效的水体污染治理的新途径。[0005]现在应用较为广泛,效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