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分析(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中学内蒙古029400)摘要:物理是科学教育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意识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理论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38-01传统的物理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重理论轻实际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等严重违背学生认知规律与课程改革标准不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针对此本文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经验及新课改要求提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具体如下:一、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在与对学生进行的沟通交流中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对此本人结合日常所承担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学习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认为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落后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重理论而轻实践。物理知识来源生活实践而传统课堂教学却迫于应试压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学习时死记硬背知识点重点训练练习题缺乏将物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能力导致物理教学脱离实践。2、教学设置以教师为主体。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设置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自己的认知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并教授给学生这种老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得厌烦提不起精神智能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仍是依靠课堂、教师及课本自己独立思考少导致对知识理解表面化无法达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二、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置学习的活动情境通过不断的悬念引导使得学生在知识需求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心理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及不断的悬念引导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使得学生兴趣带动思维达到良好的智力活动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应有充分的深入认识才能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的进行结合合理设置悬念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设置如“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冬天比内陆地区的冬天暖而夏天更凉呢?”“你家的四盏白炽灯假如一天工作六小时一年耗电多少度”等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悬念可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如进行气压与沸点的学习时若将集气瓶内水加热达沸腾后停止加热瓶内水即停止沸腾而将瓶内气体抽一部分后不加热时瓶内的水也会沸腾。这一生活实际反常可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与绝对的权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信任并尊重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的提问自信地表达。教师要用机智的解答风趣的引导有效的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掌握了知识将教师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教师相互合作让实验变为学生探求知识并发现真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习题的讲解时学生容易认为这个题目答对而不认真听讲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回忆曾经做过的类似题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一题会题题会的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对这类习题进行补充与归纳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既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更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3、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学科较抽象学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楞次定律”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若利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的认识所学对象使其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声学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场景中的雷电、瀑布、喇叭、钢琴等声音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声音的特点再进行声音的频率、波长、振幅等声音描述的介绍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理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