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970281A(43)申请公布日2019.07.05(21)申请号201910336926.0(22)申请日2019.04.24(71)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地址210037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72)发明人杨海范舒婷黄新(51)Int.Cl.C02F9/14(2006.01)C02F101/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包括主体和回流附件;所述主体为圆台状的凹坑,凹坑内由上向下依次为植物层、种植土层、铁屑层、填料层和砾石层;所述的回流附件包括排水管、储水池、回流管;所述排水管和储水池设置在主体外,所述储水池通过回流管连接主体,所述排水管相切于储水池且位于其右上部,所述回流管连接凹坑的入口位于凹坑底部;所述回流管内从储水池到凹坑填充砾石。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生物滞留池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生物滞留技术为基础,通过强化生物滞留池中的反硝化作用和填料吸附作用,同步提高生物滞留池对雨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本生物滞留池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CN109970281ACN10997028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回流附件;所述主体为圆台状的凹坑,凹坑内由上向下依次为植物层(1)、种植土层(2)、铁屑层(3)、填料层(4)和砾石层(5);所述的回流附件包括回流管(6)、储水池(7)、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6)和储水池(7)设置在主体外,所述储水池(7)通过回流管连接主体,所述排水管(8)相切于储水池(7)且位于其右上部,所述回流管(6)连接凹坑的入口位于凹坑底部;所述回流管(6)内从储水池(7)到凹坑填充砾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上底大于下底的圆台状的凹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层(1)种植的植物一般要满足耐涝、耐旱、耐旱的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2)由细沙、褐土、椰糠/草炭土按体积比4∶(3-4)∶(2-3)组成,厚度为150-2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屑层(3)采用工业废弃物铁屑,厚度为50mm,其中,所述工业废弃物铁屑为铁-碳合金,其对硝态-+-2++氮有去除潜力,能将NO3-N还原成NH4-N和N2,其反应式为:4Fe+NO3+7H2O=4Fe+NH4+--2+-3+10OH,5Fe+2NO3+6H2O=5Fe+12OH+N2,另外铁屑可以通过电化学作用释放出的Fe与磷3+3-酸根离子在适宜条件下会生成铁盐沉淀,从而去除磷类污染物,其反应式为:2Fe+2PO4=Fe2(PO4)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4)由天然沸石、碎木屑、砾石、硫磺按体积比(10-20)∶(5-10)∶(30-40)∶(1-5)组成,厚度为500-800mm;所述天然沸石粒径为1-5mm,所述碎木屑的粒径为2-10mm,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6mm,所述硫磺的粒径为1-5mm;所述碎木屑为刨木废料,是一种生物质材料,含有C、H、O等多种元素,其中C元素含量超过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5)由粒径为20-50mm的碎砾石组成,厚度为200-30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6)直径为50-100mm,所述储水池(7)的高度和缺氧反应区顶部的高度相等,所述排水管(8)直径为50-10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6)内从储水池(7)到凹坑填充砾石的粒径为10-20mm。2CN109970281A说明书1/3页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0001]本发明属于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雨水中氮磷的生物滞留池。背景技术[0002]生物滞留池,也叫雨水花园,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马里兰州首次提出,是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核心工程措施之一。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水量和水质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对径流雨水中总悬浮物、重金属以及病原菌等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在90%以上。并且生物滞留设施应用灵活,不受场地的限制,建设费用低,管理运行维护简便,还可按城市景观的需要,以植被滞留带、雨水花园或者树池的形式建设在建筑物周围或者道路两边,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