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流域经济新视野下“淮河生态经济带”统筹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淮河流域是连接我国南北的关键区域也是沟通中东部的桥梁。但长期以来流域内生态环境压力大总体竞争力薄弱。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改革背景下应当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基于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视角从升级中国经济、融合区域发展的高度提出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驱动模式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重点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切实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充分发挥流域的独特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带动的辐射效应形成新的经济空间开放格局。关键词:淮河流域;生态经济;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05-02引言生态经济带既非传统的纯自然保护区也区别于注重经济发展的工业区而是结合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使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和谐统一的新思路。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按照“流域经济”理论以淮河干流为依托兼顾众多影响因素以滨海、淮安、蚌埠―淮南、信阳为核心城市将淮河建设成为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黄金通道和贯通上下游“经济流”形成统筹发展的跨省域的生态经济共同体。淮河流域内人口密集交通节点城市密布产业群集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区。但长期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水患频发未能根治;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强调水患的治理以及对跨省区域发展的不重视导致流域内经济发展缓慢上升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低下区位优势日渐弱化。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融合点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是缓和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推进淮河流域经济转型的关键。笔者基于流域生态经济理论结合淮河流域发展的具体现状阐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必要性;同时深入挖掘“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创新性对策以期对淮河的“黄金水道”和“生态走廊”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淮河流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淮河流域区位优势明显却是我国的经济贫困集中地带。从2014年数据来看淮河流域安徽段除宿州、蚌埠、滁州等市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市的GDP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淮南还出现了负增长。在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地处淮河流域的盐城位列第7宿迁、连云港、淮安3市分别排倒数第1、2、3名。流域内经济结构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比重明显高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却缺少有效开发和引导难以促进市场经济发育;同时基于沿河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数量较多排污设施不健全专业化治污水平不高低中端企业规模过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此外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整体缺乏上升趋势辐射效应微弱培养区域性核心城市的能力有待提高。(二)管理区域割裂战略层次较低尽管建设淮河流域的战略构想已经比较成熟但截至2015年依然未能同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一样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展望期相对较长经济发展明显处于弱势边缘地位形成围在三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之中的“发展洼地”。同时我国实行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相分离的体制即各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制各自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按照各自的法律规定进行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应当紧密结合的问题这必然导致过度的流域资源损耗和生态的加剧恶化。在淮河流域地处5省交界区域的现实情况下每个省都没有重视其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整个流域难以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合作流域本身的效用发挥受到阻碍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共生。(三)水污染问题严重近十几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防治水污染但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从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淮河流域I―III类水质断面偏少干流和支流的水质较上年均有所下降。比较2015年1月和11月的淮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可以看出水质较好满足Ⅲ类水的断面减少1个水质受到污染的Ⅴ类水断面增加4个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下降16.6%过半河流的水质仍然不达标。经调研发现沿淮地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超过了水功能区的自我净化能力;农药和柴油排放量也在不断上升但平均利用率和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率均不足30%。这说明淮河流域水污染积重难返治污措施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较大的面源污染极易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矛盾。(四)洪涝旱涝灾害严重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是我国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的接合处也是北半球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