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278966A(43)申请公布日2019.09.27(21)申请号201910616502.X(22)申请日2019.07.09(71)申请人杭州茗相思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0021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石桥路198号(72)发明人陈红波王五宏毛立民(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马超前(51)Int.Cl.A01N65/08(2009.01)A01P3/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54)发明名称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以下组分:大豆油1~10%、茶叶25~35%、乳香5~15%、没药5~15%、纯净水35~55%。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发明组合物还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具体为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最低为91.7%。CN110278966ACN11027896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以下组分:大豆油1~10%、茶叶25~35%、乳香5~15%、没药5~15%、纯净水35~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含量所述的植物源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大豆油5%、茶叶30%、乳香10%、没药10%、纯净水4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源组合物配置成质量倍数300~500倍液,对黄瓜茎叶进行喷洒作业。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茶叶在纯净水中煮沸30分钟,过滤得到溶液A;2)将乳香和没药投入纯净水中,套滤袋水煎煮20~30分钟,过滤得到溶液B;3)将溶液B和大豆油加入溶液A中,加入纯净水混合均匀,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农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纯净水为茶叶体积的二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纯净水量为乳香和没药重量的一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选自乌龙茶茶末或绿茶茶粉。2CN110278966A说明书1/3页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植物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是世界性蔬菜。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一种潜育期短、流行性强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可使黄瓜减产5~20%,是限制黄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发病初期,白粉病危害的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黄瓜白粉病,但是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北方温室和大棚内最易发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而秋黄瓜发病较轻。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高残留和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日益突出。[0003]我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种植面积4500万多亩,年产190万多吨。近年来,随着市场高端茶需求量下降,茶叶出现产销失衡。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开发和茶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是解决茶产业瓶颈的根本方法。茶叶里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主要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几种单体组成,其中组要成分是EGCG,具有抗氧化作用、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抗菌消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养殖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茶多酚对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抑制作用,汪金莲等研究表明茶多酚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