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333268A(43)申请公布日2020.06.26(21)申请号202010166636.9(22)申请日2020.03.11(71)申请人成都工业学院地址611730四川省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72)发明人景江彭靖范天斌张欣马海曲干潘祖浩牟潇丽袁壮吴柟岚卜昕宇王路阳火补此聪(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代理人李蕊(51)Int.Cl.C02F9/14(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生活污水的高效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和净化方法,该净化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设置的过滤池、生态池、电解池、厌氧池和截留池,过滤池底部设置有进水管,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生态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砾石层、草渣层、碎木层、火山石层和沸石层,砾石层内种植有浮萍;电解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一、碳渣层、土壤层二和钢丝网层,截留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三、截留层和活性炭层,土壤层三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截留池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过滤池和生态池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电解池、厌氧池和截留池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低于过滤池。该净化装置和方法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水体净化作用。CN111333268ACN111333268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通设置的过滤池(1)、生态池(2)、电解池(3)、厌氧池(4)和截留池(5),所述过滤池(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过滤池(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7),所述生态池(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砾石层(8)、草渣层(9)、碎木层(10)、火山石层(11)和沸石层(12),所述砾石层(8)内种植有浮萍;所述电解池(3)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一(13)、碳渣层(14)、土壤层二(15)和钢丝网层(16),所述截留池(5)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壤层三(17)、截留层(18)和活性炭层(19),所述土壤层三(17)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截留池(5)底部设置有排水管(20),所述过滤池(1)和生态池(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电解池(3)、厌氧池(4)和截留池(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低于所述过滤池(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为聚酯纤维过滤网,所述聚酯纤维过滤网至少设置有3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池(2)内所述砾石层(8)、草渣层(9)和碎木层(10)的厚度均为10-20厘米,所述火山石层(11)和沸石层(12)的厚度均为20-40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池(2)内的浮萍为紫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3)内所述土壤层一(13)和碳渣层(14)的厚度为20-30厘米,所述土壤层一(1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土壤层二(15)的厚度为10-2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3)内还设置有石英砂层(21),所述石英砂层(21)设置于所述钢丝网层(16)下部,所述石英砂层(21)的厚度为15-30厘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4)内设置有厌氧活性颗粒污泥层(2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池(5)内所述土壤层三(17)的厚度为10-15厘米,所述截留层(18)的厚度为20-40厘米,所述活性炭层(19)的厚度为20-30厘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活污水高效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池(5)内的水生植物为水葱、芦苇、灯芯草或美人蕉。10.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高效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生态池内栽种紫萍,在截留池内种植水生植物;(2)将生活污水通过进水管排进过滤池内,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污水通过过滤池上部流进生态池内;(3)生态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砾石层、草渣层、碎木层、火山石层和沸石层后从生态池底部进入电解池内;(4)电解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土壤层一、碳渣层、土壤层二和钢丝网层后从电解池底部进入厌氧池内;(5)厌氧池内的污水水位逐渐升高后从厌氧池上部进入截留池内;(6)截留池内的污水从上到下依次经过土壤层三、截留层和活性炭层,最后通过截留池2CN111333268A权利要求书2/2页底部的排水管排出,实现净化。3CN111333268A说明书1/6页一种生活污水的高效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生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