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本分担视角下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优化区域人力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策略。异地就业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因素。权变理论认为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在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过程中不同的转移对象、不同的转移地区以及不同的转移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转移成本。对个体而言就业成本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其不仅与劳动者经济承受力相关与就业地区、行业、企业相关还与地区经济发展背景、就业率高低、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强度等密切相关甚至也与政府的就业帮扶分不开。一、从收益角度看就业成本分担主体当前国内外学者从成本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学者们对就业成本的分类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类如下: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赵永乐2008)、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张雅丽2009)、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王凡恩2007)、基于转移过程的分类(钱雪飞2006)、基于成本分担者角度的分类(范红忠2006)。根据“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成本的分担主体有:个体(劳动者)、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从劳动者角度看农村劳动力在异地就业中的获益最大因此农村劳动力是异地就业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从生产者(企业)角度看劳动者是生产要素企业依靠劳动者创造价值企业应承担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的部分成本。企业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体能。故而企业对就业成本的承担主要从劳动者人力资本提升的方面进行考量。另外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有大规模转移的要求应依据市场定价负担农村劳动力因规模转移而产生的交通成本。从政府角度看农村劳动力从A地区(输出地)向B地区(输入地)流动既缓解了A地区的人地矛盾又为B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A地区和B地区的政府都应承担部分转移成本。此外就业服务隶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有就业服务的专项经费。从这个角度看政府承担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成本也是有据可依的。第三部门是介于公部门(第一部门)和私部门(第二部门)之间的组织形式其目标是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即协助资源在各种群体之间的流动帮助弱势群体提升社会公平。显然协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第三部门的设定目标是吻合的。在我国有一部分第三部门在组织结构的直线关系上是政府的下设机构归属政府管理由政府编列预算。这些组织可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部分成本。同时这些组织也可肩负起监督、反馈政府就业服务实施效果的责任。二、成本分担主体对异地就业者的作用力个体、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在异地就业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力见图1。个体是异地就业的主体和决策者个体对异地就业的影响属于内力。个体素质、就业观念和就业企图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个体在异地就业中起动力或是阻力作用。家庭对个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农村劳动力对就业成本的感知与家庭经济关系密切。过好或过差的家庭经济对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都会产生阻力。从家庭结构看家庭抚养比过高会令异地就业者失去更多照顾老人和子女的机会带来高额的心理成本。企业是经济生活的微观组织是市场的竞争主体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具有拉力作用。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就越多。从我国政府历年发布的就业促进政策来看增加企业就业容量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输入地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作用力既有拉力也有阻力。拿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其对人力资源有很高的集聚作用但因城市容量有限、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等问题政府对转移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会有所约束。与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相反一些地方的政府为吸引劳动力进入会积极出台政策解决异地就业劳动者的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并为积极吸纳外来劳动力的企业减免部分税收。此外输入地政府对个体的作用力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直接作用于个体间接则是作用于企业再通过企业作用于个体。输出地政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具有推力作用。输出地政府的推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性输出对规范市场行为、减小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风险、解决转移就业造成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空心村等)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基层组织第三部门与劳动者的沟通半径小沟通路径通畅在就业服务供给中具有很大优势。第三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就业信息的双向传导将市场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到有转移意愿的群体通过对群体劳动技能的培养促进就业。第三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力是助力比政府的作用力要弱。需注意的是政府对第三部门具有推力第三部门对输出地、输入地政府的就业服务也具有监督权和建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