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637777A(43)申请公布日2020.09.08(21)申请号202010476555.9(22)申请日2020.05.29(71)申请人向廷军地址433200湖北省荆门市开发区印染工业园新东方大道与六路交汇处东南角湖北楚龙印染有限公司(72)发明人向廷军(51)Int.Cl.F28D21/00(2006.01)D06B23/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印染设备。该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通过风机使得位于印染设备内部的热空气被吹入固定块的内部,此时热空气推动螺旋片使得转动套筒转动,反过来转动套筒和螺旋片使得热空气呈螺旋通入,有效的降低了热空气进入的速度,且热空气冲击转动扇叶,此时转动扇叶、活动块和缓冲弹簧共同作用,起到了进一步缓冲的效果,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降低进入余热回收器内部热空气的流速,从而使得热空气在余热回收器内部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充分的进行余热回收,使得余热回收效率更高,且通过压力弹簧和顶板使得转动块与导向凹槽紧密贴合。CN111637777ACN11163777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包括印染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设备(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器(2),余热回收器(2)的外部套接有固定块(3),余热回收器(2)内部的上下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压力凹槽(5),压力凹槽(5)槽内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固定轴(6)的外部套接有贯穿压力凹槽(5)且延伸至压力凹槽(5)外部的活动块(7),活动块(7)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接在固定轴(6)外部且与压力凹槽(5)槽内右侧壁相连接的缓冲弹簧(8),上下两侧所述活动块(7)之间活动连接有转动扇叶(9),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凹槽(10),转动凹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转动凹槽(10)且延伸至固定块(3)内部的连接块(12),固定块(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连接块(12)相连接的转动套筒(11),转动套筒(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片(13),转动套筒(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导向凹槽(14),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压力槽(15),压力槽(15)槽内远离转动套筒(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16),压力槽(15)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开设在固定块(3)内部的限位槽(17),压力槽(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与压力弹簧(16)相连接且延伸至限位槽(17)内部的顶板(18),压力槽(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导向凹槽(14)内部的转动块(19),所述印染设备(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3)和印染设备(1)相连通的风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凹槽(10)为环形凹槽,转动凹槽(10)槽内远离转动套筒(11)一侧的槽宽大于转动凹槽(10)槽内靠近转动套筒(11)一侧的槽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共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块(12)呈环形等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槽(15)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压力槽(15)呈环形等距分布,且压力槽(15)由圆柱形槽和球形槽组成,圆柱形槽槽内靠近转动套筒(11)的一侧安装有开设在固定块(3)内部的球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8)由数量为一个的圆形板和数量为两个的矩形块组成,圆形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9)为球形块,转动块(19)的直径小于压力槽(15)内部球形槽的直径。2CN111637777A说明书1/3页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以及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以及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0003]市面上的印染设备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