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也水质提高。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建筑行业的发展无形中加大了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所以现代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对建筑节能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进行探讨。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低碳、环保、节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主题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升级息息相关。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全面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功效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建筑应用节能措施的意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很多建筑都属于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不仅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现代建筑来说除了建筑实体之外还包括空调、取暖、照明、供电等多方面的消耗而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前期工作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建筑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会增加建筑的消耗。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在建筑设计中大量应用节能措施提高建筑节能的总体水平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不仅利于能源节约还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建筑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节能转型。二、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应用1.墙体与门窗的节能处于实际情况和传统使用习惯我国建筑的外体墙都采用实心砖作为主要材料。这不仅消耗烧砖所用的能源而且材料并不具备较高的保温作用。但是空心砖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建筑材料其不仅可以节省烧砖的过程节约煤炭消耗还可以利用容纳空气的特性起到保温作用。在达到建筑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大量使用空心砖。对于温度较低的地区其建筑的墙体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颜色较浅的涂料减少吸收阳光温度有效隔热降低室内温度。玻璃是房间与外部连接、交换能量的通道根据有关研究证明单层窗户的损耗占据了房间内两个季节损耗的一半。所以对窗户的节能重点是加强其设计研究。首先要合理设计门窗的朝向尤其是大型落地窗必须控制好窗玻璃的使用面积和用量积极推广双层玻璃的应用。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设计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直射保持室内温度。其次要做好门窗的密封措施尽可能提高保持室内温度减少热量的消耗。最后建筑中可以使用环保材料降低建筑的整体消耗保证门窗的节能环保。2.建筑表面节能一个成型的建筑屋顶的日照面积是其他位置的两倍。目前我国建筑房顶使用的材料只能抵挡大风等恶劣天气其带来的结果是空气流通性能降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气层。这就影响了建筑物无法降低室内温度。对此可以从屋顶应用的建筑材料着手。目前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建筑材料、如聚苯板、加气水泥、珍珠板等其降温隔热功能都较为理想。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功效还可以在建筑物顶端进行绿化设计绿化设计的好处诸多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利用空间实现美化环境的功能。3.其他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除了对建筑屋面!墙体以及门窗等重要的部位采取节能措施外还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实践以对做好现代建筑节能设计提出更多的建议:1.科学规划建筑节能。在建筑节能设计时必须要科学、合理选址并确保分区的合理性建筑朝向的适应性道路布局的合理性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建筑间距的合理性等以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合理性;2.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照明节能设计方案尽量选择节能设备并合理选择好节能光源与照明线路并设计与安装科学可行的开关且要强化自然光的照明应用;3.切实做好建筑的采暖节能措施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建筑物就会耗损大量的热量因此必须要强化室内的保温、采暖措施。合理规划采暖管网缩短供暖管长度有利于保证管道的保温与预防热量的大量损耗通过集中供热的方法能实现节约能源与降低能耗的目的;4.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其转化成电能用于建筑照明也可以用于热水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电能资源与降低能耗的作用。三、总结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在我国不仅面临着能源压力还要面临着环境压力。传统建筑设计没有将节能措施应用到建筑当中消耗了大量能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虽然可以再生但是再生时间很长环境污染虽然可以治理但是同样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要广泛应用节能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最终实现节能环保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王海龙.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