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近年来我国把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果丰硕。然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现行工科高等教育仍存在许多缺陷。因此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切实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作者简介:黄金侠(197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电工教研室主任讲师;宋国义(1971-)男黑龙江桦南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讲师。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GBC1212093)、佳木斯大学重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JYA2011-061)、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驱动式’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佳木斯大学项目(项目编号:JKC2012-041)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28-0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扩大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建设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用能力的多种人才、复合型人才。”可见我国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为顺应创建创新型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各高校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追求提出了要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但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此问题佳木斯大学立足我国国情及自身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高校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科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滋生土壤和生长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实例。一、我国工科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缺陷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在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形势下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许多问题。如:课堂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考核方式单一主要再现课本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能力差;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及对授课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被调动和激发出来;[1]培养模式单一从专业选择到课程选择学校或学院统一安排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权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形成;[2]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专业划分过细过窄课程单一覆盖面不够广泛学生知识面窄人文教育缺失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验证性试验过多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试验较少和工程实际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训练不足创新条件缺乏创新活动较少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3]教师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差等特点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高校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优化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学校的课程观念、课程体系应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与社会保持交流、沟通、更新、完善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适合信息时代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按专业大类设置基础课程体现覆盖面要广、综合性要强增设文理相互渗透的课程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加强人文教育[3]从而使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改变传统的偏于注重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全面考核”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设计、实践操作、读书报告和论文等形式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实行多样化考核考核内容体现综合性意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采用闭卷笔试、小论文和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对于专业内容采用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考核;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2.创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