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分析论文儒家学问是生命的学问其精髓是做人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身体力行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儒学是为己之学而不是为人之学。也就是说儒者的修养主要是靠自我觉悟自我挺立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摆摆样子做给别人看的。儒者的身教与言教如果说可以影响别人那也不是强加式的而是引导式的感通式的。儒者提示、启悟与他生活在一起的学生或周围的人领略、觉识自己生活的目的、意义、价值。儒家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提升境界二是做修养工夫。所谓人格境界论就是儒家哲学的形上学或者叫境界形上学。儒家的境界形上学彰显了人的终极性但与生活世界并不隔绝可以下贯到日常生活中去。反过来说儒家思想并非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只是俗世伦理它的性与天道的思想含有深刻的哲学形上学的内涵其日用伦常亦可以提升到形而上的境界层面。形上与形下境界与工夫高明与中庸、神圣与凡俗是相互贯通的。儒家的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一、孔子论君子、圣人、仁人与成人在儒学的话语系统中说到人格是不讨论自然人而只讨论道德人的。儒家不排斥功利但批评仅仅以个人功利作为生活的总目标的人并称之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辨是人格与非人格的区分。道德人当然首先是自然人道德人并非不讲功利(在一定的时空场合反而更讲族群、整体的功利)但人格境界是从价值上说的。孔子所提示的人格是君子人格其最高的境界是“圣”即“圣人”的境界次高的境界是贤人的境界然后是君子的境界。孔子继承先哲所提倡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孔子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先说君子。《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及其高弟讨论君子与小人之辨的文字。据《雍也》孔子曾提醒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孔子指出君子的人格境界、修养进路和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君子与百姓是有差别的。作为管理者的君子与被管理者的百姓的关系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孔子肯定君子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与仁德同在。(1)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在这个意义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以上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描述也是君子内在自觉的要求。再说圣人。历史上被尊奉为圣或圣人的都是后死者对前人的追封。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人而圣人则是理想人。郭店楚简《五行》指出“圣”德圣与仁、义、礼、智五德之所和属于天之道的境界仁、义、礼、智四德之所和属于人之道的范畴。又说:“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2)按这里“闻君子道”的“君子”实指圣人。现实的人们与理想的圣人有时空的阻隔二者相接是通过耳的听闻气的感应心的沟通。圣字(繁体)从耳此不仅凸现圣人的听德指能够容受逆耳之言(耳顺)而且表示人们与圣人相感通的路径――接受音乐、乐教的熏陶通过耳闻进入心灵。听是天赋的能力胎儿在娘肚子里就有听觉。关于仁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仁”字的内涵有层次的区别高一层次的“仁”可以统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低一层次的“仁”。就前者而言《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在儒家看来“仁”和“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标准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从不轻许人(包括他自己)为“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孔子视“圣”与“仁”为同一境界。他答子张之问指出令尹子文只能算是“忠”陈文子只能算是“清”尚未达到“仁”之境(见《论语·公冶长》)。对于他的学生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他肯定其才但未期许为“仁”(同上)评价他最称道的颜回亦只到这种程度:“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对于政治家他只肯定管仲“如其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