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异波折板絮凝池絮凝控制指标研论文作者:谭章荣1秦祖群1孙友勋2高乃云2范瑾初2摘要:由于Camp和Stein的速度梯度公式G值存在理论及应用上的缺陷首次针对异波折板絮凝池提出单位造涡强度--Fs这一宏观控制指标。由于折板单元的水力特征决定了其本身的造涡强度将Fs与絮凝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宏观上就便于通过控制折板单元的水力特征来达到对絮凝效果进行控制的目的。关键词:异波折板絮凝池单位造涡强度折板絮凝池是在隔板絮凝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絮凝控制指标均是建立在G值或絮凝能耗的基础上的。鉴于G值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缺陷在本研究中对异波折板絮凝池的絮凝控制指标不采用G值而是提出单位造涡强度这一宏观控制指标这一新探索对传统的G值是一个突破。1单位造涡强度的提出与探讨1.1异波折板模型的建立取异波折板絮凝池的一个渐扩和渐缩段组成的一个折板单元(图1)水流在折板单元内的流动呈紊动状态形成对称涡旋(图2A)或单侧涡旋(图2B)。絮凝池是由众多折板单元组成的从而完成絮凝过程。1.2絮凝控制指标--单位造涡强度FS紊动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涡旋或涡体所组成大小不同的涡体产生频率(α)不等或波长(λ)不同的脉动。大尺度的涡旋逐渐变为较小尺度的涡旋并将能量传递给小尺度涡旋紊动能量最后通过小尺度涡旋转变为热能而散失[1]。许多专家都认为只有尺度与絮体尺寸相近的涡旋才会促使颗粒碰撞并导致絮凝。紊流脉动能谱如图3所示。通过对紊流脉动能谱的研究可以认为除了大涡旋(Ⅰ区)主要起扩散作用外由于实际水流中颗粒尺寸不等涡旋尺度又随机变化故而自载能涡旋区(Ⅱ)至统计平衡区(Ⅲ)的所有涡旋均对颗粒碰撞有效。测量涡旋微尺度、脉动动能以及有效能耗还很困难直接从微观上研究絮凝速率在技术上有难度故采用宏观指标来反映絮凝效果。在此宏观指标中实际上隐含着涡旋变化及能量的传递和衰减即涡旋在自(Ⅰ)区(Ⅱ)区(Ⅲ1)区(Ⅲ2)区的衰减历程中由每一个折板单元絮凝区(渐扩段+渐缩段)所造成的涡旋既不能只停留在(Ⅰ)区范围内又不至于快速衰减消失(Ⅲ2区即粘性损耗)这就需要从宏观上控制每一个折板单元絮凝区的紊流脉动强度变化。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一个针对异波折板单元的絮凝效果控制指标--单位造涡强度FS(暂名对一个单位絮凝区而言)来控制絮凝效果:式中h--渐扩段或渐缩段高度ml--折板板长mα--折板倾角k--脉动强度常数仅与流速及水温有关FS--单位造涡强度1/s;v1--波峰流速m/sv2--波谷流速m/s根据式(1)若控制折板单元参数(板长l、夹角α、流速v1和v2)在最优范围内即FS在最优区域或存在(FS)opt值可使折板单元产生大量适合絮凝颗粒碰撞的涡旋促进絮凝效果的提高。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折板单元的单位造涡强度这一参数而达到对絮凝效果的控制。为防止絮凝体的破碎FS的数值也要沿程适当降低。应当说明式(1)仅局限于目前折板絮凝池所取设计流速范围内尚不能任意外延。若v1和v2过大或过小则会造成絮体破碎或絮凝难以进行。与速度梯度G值相比用单位造涡强度FS控制更为简便在一定流量下只要折板长度、宽度及间距确定则必有与之相对应的FS调整折板单元的参数组合使F?S在最优范围内即可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2试验装置与方法2.1试验装置折板模型用玻璃制作硅胶填缝。模型共四套(M1M2M3和M4)设计及运行参数见表1。表1模型试验结果模型编号板长(mm)夹角(°)流量(m3/s)波峰流速υ1(m/s)波谷流速υ2(m/s)R单位造涡强度Fs(l/s)沉淀水浊度(NTU)絮凝时间(min)平均浊度去除率(%)单元数单元除浊率(%)η(%)M1100450.540.30.01980.204.413.17~3.783.1790.81501.8231.9M2100600.540.30.02730.203.536.31~8.902.8981.92501.6461.6M3150450.540.30.01250.203.0014.4~22.73.0165.47222.9824.2M4150600.540.30.01880.202.4113.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