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底层框架抗震墙设计管理论文摘要: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关键词:框架砌体抗震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特点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底层的纵横墙数量较少且平面布置不对称而上部砖房则纵横墙的间距较密上部砖房的侧移刚度较底层大得多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由于底层的抗侧力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相对于第二层薄弱结构将在底层率先屈服、进入弹塑性状态井将产生变形集中的现象。底层的率先破坏将危及整个房屋的安全。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强烈地震震害表明这类房屋的地震震害较为普遍未经抗震设防的这类房屋的震害特点是:1.震害多数发生在底层表现为“上轻下重”;2.底层的震害规律是:底层的墙体比框架柱重框架柱又比梁重;3.房屋上部几层的破坏状况与多层砖房相类似但破坏的程度比房屋的底层轻得多。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和上部砖房部分均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这两部分不同承重和抗侧力体系之间的抗震性能是有差异的而且其过渡楼层的受力也比较复杂。为了使这类房屋的抗震设计满足“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历次震害调查说明体型复杂或结构构件(墙体、柱网等)布置不合理将加重房屋的震害.对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其抗震性能相对于多层钢筋砼房屋要差一些。因此这类房屋平、立面布置的规则要求应更严格一些即房屋体型宜简单、对称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也应尽量对称这样可以减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二、房屋的高度要限制、高宽比要适当在唐山大地震中未经抗震设防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底层没有设置为框架抗震体系。在震害较为严重的底层框架砖房中底层为半框架沿街一跨为框架另一跨为砖墙承重体系底层为内框架体系以及底层大部分为框架体系而山墙与楼梯间墙处不设框架梁柱等。基于总结震害经验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一89对这类房屋的总层数给予了较严格的限制即6、7度区不宜超过六层8度区不宜超过五层9度区不宜超过三层其总层数相对于该地区多层砖房的总层数均有所减少在7、8、9度区减少一层。在6度区减少二层。近些年来通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模型试验和一系列分析研究深入探讨了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改善底层低矮钢筋砼墙抗震性能增强过渡楼层和房屋整体抗震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对房屋较为规则且沿竖向较为均匀和满足增强过渡搂层及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要求的;其房屋总层数和总高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表2.2-2-1的规定。表2.2-1总高度(m)和层数的限值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2)上部砖房部分的层高不宜超过3.6m。上部砖房部分横墙的间距大4.2m的房间面积在一层内大于该层总面积的1/4时为横墙较少对于上部砖房部分横墙较少者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0m总层数应减少一层。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应符合表2.2一2的要求。表2.2-2房屋最大高宽比三、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要控制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和减少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集中能够能够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文献1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弹性和弹塑性位移以及层间极限剪力系数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2~1.8。根据不同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强弱和既安全又经济的抗震设防原则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值在6度时不应大于3.0在7度时不应大于2.5在8度时不应大于2.0在9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四、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限值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墙间距分为底层和上部砖房两部分上部砖房备层的横墙间距要求应和多层砖房的要求一样;底层框架抗震墙部分由于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要通过底层的楼盖传至底层抗震墙楼盖产生的水平变形将比一般框架抗震墙房屋分层传递地震作用的楼盖水平变形要大。因此在相同变形限制条件下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底层抗震墙的间距要比框架--抗震墙的间距要小一些。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框架抗震墙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变形、耗能能力而上部砖房部分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相对比较差。为了避免底层过多强于上部砖房的抗震能力除了计算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层问极限剪力系数、判断薄弱层外还在一般规定上强调两点一是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不应小于等于1.0二是底层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