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摘要:自从“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企业以及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有关企业转型升级文献进行回顾和比较对企业转型和升级定义界定、模式、升级路径、影响因素文献进行的梳理从中理出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提出指导与提示。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一、企业转型定义的界定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组织学家贝克哈德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企业组织转型定义为:企业组织转型是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莱维和默瑞(1986)将组织转型描述为一种彻底的、全面的变革认为组织转型需要解决组织的核心流程、精神、意识、创新能力和进化等方面的问题;巴图克(1998)认为组织转型是一种发生在组织对自身认识上的跳跃式的变革并伴随着组织战略、结构、权力方式、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国内学者吴家曦(2009)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是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王吉发(2006)认为企业往往是由于自身在所处行业的竞争能力降低或竞争优势的衰退促使企业通过组织等的变革提升企业在产业内的能力;或者由于发展前景黯淡迫使企业采取产业转移战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企业转型的类型与模式Bibeault(1982)把转型分为以管理过程为主的转型、以经济或商业循环为主的转型、以竞争环境为主的转型、以相关产品有突破性发展为主的转型、以与政府政策相关联为主的转型等五种类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包括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等四种主流模式并从转型动因、变革性质、转型目标、学者代表、典型企业和起始年代六个维度对四种转型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模式在转型内容、转型目标、复杂程度、转型态度的基本走势:从转型内容的关注点看逐渐从单方面内容转型(如:业务流程、业务内容、组织结构等)到多方面内容转型且更强调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转型所追求的目标看从仅仅追求短期绩效(财务视角)到长期发展(战略视角)和短期生存相结合的演变;从转型的复杂程度看随着转型内容的日渐多元化使得转型难度及其复杂性日渐增加;从转型态度来看体现为逐渐从危机驱动下的被迫转型转向战略导向下的主动转型。盘华(2008)以联想、格兰仕、巨人集团、安踏集团等为例分析总结了产业转移模式、经营战略转型、商业模式转型。三、企业转型升级研究杨一琼(2012)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手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学界早有共识。通过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认为企业转型可分为产品层面、组织层面和产业层面具体包括企业在产品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简单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型贴牌生产向自主营销转型;企业在组织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机会主义向战略主义转型从传统家族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型;企业在产业层面的转型产业布局的转型和产业方向的转型可实施找准产业链中的点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聂正安(2009)根据价值链的微笑曲线找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曲线两端。从产业宏观角度研究如何让一个区域经济直接进入更高附加价值领域但由于路径依赖及资源有限中小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企业微观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更高附加值迎合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而不被驱逐出去。陈本文(2012)应用价值链及微笑理论、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等理论论证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指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结合SWOT分析对企业的竞争性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选择包括从代工品牌到自主品牌路径从外销转向内销技术领先转换等。林立(2012)认为我国外贸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具有市场结构优化特征经营模式优化和自主知识产权结构优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杨桂菊(2010)认为在世界经济下行、成本持续上升和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实现本土代工企业(OEM)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并对3家本土OEM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表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代工企业在“核心能力”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扩展其“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刘善海(2010)针对本土代工企业模式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现实前提基于核心能力视角并结合了代工企业的升级阶段构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分别研究代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