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室外给排水设计特点试析论文摘要:建筑小区的给排水工艺由于小区位置、作用不同而与建筑内给排水工艺、城市给排水工艺均不同有其独特之处故称为城市与建筑的交界处。本文介绍了广州大学城中大教学区室外给排水设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综合管线设计和室外给排水管材选用及施工特点。关键词:综合管沟覆土厚度建筑小区0前言小区给排水的设计既要与大市政给排水管衔接好又要与建筑单体进户管衔接好同时要处理好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设计深度。可以参考的设计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知道其适用条件。笔者完成了此次广州大学城中大教学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一系列工作对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程序比较了解现和广大读者交流一下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经验以期共同提高。1工程概况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州岛。与琶州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km2。距广州中心约17km距市桥约13km距广州新城约17km。2001年广州市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确定东、南部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确定中心城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北优、南拓、西进、东联。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南拓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广州信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生态型城市新功能区。广州大学城的设计共分为五个组团中山大学属于第一组团而中山大学的设计又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个区。教学区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主要是室外给排水管道和附件的设计其中给水管线4条(两条生活、两条消防)排水管线2条。生活管线从大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消防管线从图书管的小区消防加压泵房中引出为保证供水安全性给水管线均沿教学区环路环状布置。污水管网收集教学区污水后分散排入大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教学区内水体。此次设计积极响应了广州大学城“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建设要求。2管线综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国外及国内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鉴于以上问题及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一般道路下可不设管沟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类同管线做成小管沟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2.1道路上管位布置教学区内主环路宽16m只有车行道和人行道无快、慢车道之分在道路两边为绿化带。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此道路只需在单侧配管管位布置如图1所示。图1中大教学区道路管位布置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2.2管线高程控制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程。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此次设计电力管(沟)一般深为1.2m左右电讯管沟深为1.3m将煤气管控制在1.4m左右给水管覆土控制在1.0m左右而将雨、污水管起点覆土控制在1.5m左右在高程上使各管线基本相互错开。若管线在高程上相碰则遵守“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支管让干管”的原则。2.3管线间距控制《规范》规定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0m这在实际工程操作时很难做到。一般管线净距>0时即可施工《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在排水管道之间净距大于零且小于管道基础厚度的情况下采用管道混凝土方包加固因此在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除电力管线同热力及燃气管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争取控制在0.5m外其他管线综合规划时的管线最小垂直净距>0即可。此次设计中有部分管线很难避开则做成交叉井形式将污水管线直接穿过交叉井而雨水管线在井中断开(见图2)。图2雨、污水管交叉井的做法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