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分析[提要]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方法试图通过分析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及原因提出缓解其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业能力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2015年辽东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以辽东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通讯作者:周卉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7月20日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低于“211”院校的毕业生而在就业率的专业排名中经管类专业就业率又排在医学类、理工类专业之后。因此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如果这种压力持续不减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退化劳动力素质。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类型及原因调查分析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合理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就业能力。一、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类型(一)专业型就业压力。所谓专业型就业压力是指因专业供给大于岗位需求而形成的就业压力。根据麦可思-腾讯联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0%其中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理工类学生居多。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较强的理工类专业的需求偏好更大而对技术型较弱的经管类专业的需求量较少。面对经管类专业就业前景的不乐观、不明朗以及对口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的市场现状就读该类专业的大学生倍感压力。(二)条件型就业压力。所谓条件型就业压力是指因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待遇条件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条件而形成的就业压力。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就业心理预期经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身价值并能够安身立命期望得到的经济收入和待遇均高于用工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标准。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内容相对简单其获得的收入会低于工作岗位内容相对复杂的理工类专业。那么同学之间的薪酬比较就会给经管类专业学生带来较大压力。二、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一)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专业型就业压力起源于高校人才结构的错位培养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首先部分高校在没有进行深入的专业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盲目设置专业招生计划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人才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对等从而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得面临失业;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通常在新生入学前确定缺乏随市场经济形势变化调整的机动性。这种规定就会导致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与用工单位需要的岗位技能出现偏差从而使得毕业生在入职后所表现出的不仅专业知识单薄而且实际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弱致使用工单位无意聘用无专业技能的经管类专业应届生。(二)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条件型就业压力起源于大学生求职理想与现实的偏差即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期望的薪酬待遇与用工单位承诺的待遇水平不对等。经统计调查发现经管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受其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的沿海大城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机会日益减少人才供大于求。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致使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困境。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校方和学生自身两个因素。对于校方而言应在结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把控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两个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上可借鉴国外经验由第三方专业的社会组织评价申报专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只有申报专业的相关指标达到规定标准才可招生。在课程安排上一是聘请用工单位资深工作人员参与制定教学内容;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保留一定的比例作为机动内容。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把关以期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减少经管类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预期以减轻其专业型就业压力。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而言不能仅盯薪酬应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认清自我能力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先就业后择业以减轻其条件型就业压力。主要参考文献:[1]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李胜强李虹金蕾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