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探讨摘要: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但受校内管理体制、经费、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等影响以及校外企业生产与场地等限制实践教学未能与企业紧密结合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并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具工程师案例论证了该模式的成效。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70-02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工科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高校在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上更偏重于理论教学且校外企业实践又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限制实践教学未能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得任课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对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效果均不满意。普遍反映校园教学缺少工程实践环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只考核书本知识不考查动手能力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因此探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目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专科学校升本而来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1]。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1985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成为湖北省首批16所高校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因此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贯彻人人成才、因人施教的理念全面实施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721”人才培养模式。以“分类培养”为改革方针按7:2:1的比例将学生专业分为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三类针对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与质量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满足湖北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无缝对接”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2]。二、改革措施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校内外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紧密结合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及专业综合改革教育培养理念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实践教学人才资源、场所设备资源优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更切合生产实际的教学计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该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与实践教学优势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大类招生进一步校企协同推进职业资格证、毕业证、等级证的证书制度。(一)建立校企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根据湖北省对机械、质量工程人才需求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培养方案设计与企业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中心依托与宜昌长机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整合校内的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湖北省农机质量检测鉴定站、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基地、湖北省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站、湖北省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资源成立了机械工程实践协同教育中心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加强校企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创建校企协同合作新模式学院加强与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华中数控股份公司、宜昌长机科技、京山轻机等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定制、联合培养、人员互聘等合作将协同中心建设成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三)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培养体系在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深化“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全程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根据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更结合生产实际的专业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编写专业教材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论教学、关键实践环节(如生产实习)等教学指导。企业参与师资建设:学校根据教学需要选派本专业师资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企业提供学生就业机会:推进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