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业化视角下的民族文学非遗保护《贵州民族研究杂志》2014年第六期一、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无坚不摧地冲击着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民间文学所依附的传统场域飞快地消失。民族民间文学传承的情境、方式、范围以及现实功能都已经异于往常。而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原属生活文化的民间文学日益脱离其本质而具备了更多的利益属性。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困境的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时空的变化与拆分使传承场域难以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承语境包括多种因素如时间、空间、传承人、受众、表演情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民间文学表演和传承都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空间与时间紧密相连构成民间文学发生和表演的基本场域民族民间文学大多产生于传统游牧经济或农耕经济时代表演的具体场景往往是日常生活或劳动生产其创作与传承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全球化使我国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以及包括汉文化等外来文化将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挤压传统社会的时间轨迹被强行中断或完全扭曲传统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和表演格调与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民族地区的社会期待与兴趣点格格不入。于是在新时代的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就失去了传承所需的时间背景。在空间方面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播地域是小范围的展演背景是纯乡土式的家庭和村落是民族民间故事产生和演绎的主要空间环境民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受众是以各少数民族中家庭式的村社或聚居地为核心的“熟人社会”。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的开发和利益的开放使得民族地区家庭成员数量越来越少成员结构越来越简化家庭权威往年轻人倾斜;宗族、邻居等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的功能被弱化个体优越感逐渐取代集体生存。曾经的“熟人社会”日渐疏远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于是民间文学也就日渐沉寂而消亡。(二)大众文化导致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落寞与合格受众的稀缺在以农业或游牧业为主的传统民族地区人们大多“被捆绑在土地上”沿袭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田园式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急剧变迁和快速融合而成为一个“新乡土中国”“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与命运都更多与市场与现代民族国家甚至间接地与全球化相联系了。”[9]在当代民族地区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少年儿童进入学校老年人只能无奈而孤独地将闲暇时间交给电视等现代传媒民间故事讲述的场域因此无法建构。成为非遗后在民族地区又有了民间故事讲述的情形但是其传承范围仅限于官方层面的传承人、相关的学术研究者以及少数的乡村留守群体(如老人与小孩等)。这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全民参与传承模式已不可同日而语。民族地区的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后象征类型的是“未来重复过去”型文化长者长期充任着权威和文化文化传承的主导角色。因此民间文化的传承是线性延续传承人也是自然产生的。大众文化的简单复制、批量供应和快节奏性消费等特征彻底改变了这种“老者为师”的权威结构社会日益进入后喻文化时代。[10]民族地区日益将民间文学的传承线路切断掌握大量民间文学资源的老者失去了曾经的权威其民族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权威和资格也被日益剥夺。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的推行还导致了外来语言(如英语和普通话)在民族地区日益强势和民族语言在年轻群体中的衰落和濒危。大多民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最初是借助于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为了照顾年轻人的需求而用其他语言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学已是面目全非。因此民族地区语言的这种变化使代际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使得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越来越少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也就变得日益艰难。(三)保护的非活态性所呈现的利益属性削弱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民族民间文学作为一种主要目的是民众自娱自乐的内部休闲文化只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民族民间文学的讲述模式是口头化、口语化的不特意选择时间、空间与对象参与者不严格要求学识与水平、不分男女老幼其动机简单或为了交流情感或纯粹出于兴趣。其展演贴近生活与民众生活节奏基本一致节假日、生活闲暇、日常劳动间隙都可以成为创作与展演的场合人们随性参与基本上不具备娱乐消费性质和商业属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过程中对民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基本上都是非活态的商品化、商业化和对利益的追逐是当前对民间文学“传承”的主要动力。民族民间文学在非遗项目的开发中虽然整体处于“弱势”但传说类项目不仅申报火爆对此类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为利益而引起的竞争非常激烈。围绕一个项目的民族归属、地区归属而展开的论战与争抢已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事实。这种对民族民间文学纯功利的利用彻底改变了民族民间文学的日常形态和本质属性完全是打着保护的幌子对民族民间文学掠夺式的改造与破坏。二、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产业化的可行性民族民间文学类非遗的过度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