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风电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对策研究【摘要】风力发电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各国政府正竭力研究的热点。通过对风电行业所需人才的分析得出我国风电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将制约我国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是导致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本着解决风电人才培养的问题在了解了我国风电人才现状及原因的条件下对中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并参考了风电科技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总结出了一些风电工程人才的培养对策。【关键词】风电工程科技人才;人才缺失;培养引言当代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设备不断涌出需要大量的能源作支撑其中最主要的能源就是电能。在极力倡导低碳环保节能的国际大环境下风能等新能源因储量丰富、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风电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却成为风电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解决风电工程科技人才缺乏问题是我国风电行业的当务之急。一、风力发电产业的人才需求要想培养出适合目前风电产业发展的人才首先要清楚风电产业的人才需求并对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的研究。(1)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行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由于风力发电对于风能强度的要求风电场一般都处于环境恶劣风电科技人才需要经常去风场考察、调研这就要求所需人才具有有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不同环境较快的适应能力。(2)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风电是一门涉及机械、流体、材料、电气和控制等多学科的新兴行业风电高级科研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性很强的多学科知识体系。(3)掌握一定的专业及国际交流语言。风电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正在大力对其研究与发展而各国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引进能促进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外市场的开拓。(4)具有创新能力。风电产业是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如风力发电效率的提高和装机成本的降低都不断地需要创新。(5)具有实践经验和思维能力。风电产业涉及的专业很多对于知识面要求很广只有这些人才能将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体系而风电产业恰恰需要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运营管理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6)团队合作意识。由于风电工程相对复杂而庞大其运行维护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人员相互配合。二、我国风电产业人才现状我国在风电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存在诸多制约风电人才培养的因素。按照我国风电当前发展速度到2015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150~200GW(数据来源CWEA)。通过对比德国风电人才需求状况按37人/万·千瓦从业人员标准届时我国风电行业将需要约60万从业者其中40%为高端技术人才。然而目前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却仍难以形成对风电行业人才需求的有效供给。当前为了减轻风电行业用工短缺的局面我国主要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仅局限在少数高校和研究机构而其他高校基本依托于其他专业进行培养。这样就使得我国风电产业人才结构不完整层次比例不平衡。由于风电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忽视了风电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导致高校实际培养的风电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突出表现为实践经验太少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熟悉了解业务耗时较长等问题。三、风电人才培养对策(一)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及思考高校是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人才的缺失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在培养模式的选择上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研究和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1)一般而言具有博士学位是美国大多数大学选聘教师的必要条件。从职称结构看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系列职称结构呈倒三角形。而我国高校教师系列职称结构却恰恰相反成金字塔型。师资力量强弱的悬殊就必然造成人才能力大小的差异。(2)西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宽基础、宽专业”的特点。如美国高校专业设置指南中表明其大学有25个学科群设置跨学科专业主要方式为跨学科群交叉、学科群内交叉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大量开设跨学科课程。为培养出风电产业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则呈现出“窄口径、窄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大学的专业分得过细有些工科院校纯“机”、纯“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很普遍这导致学科结构过于局限不利于培养专业面广知识综合的人才以至于目前风电行业的人才大多数都是转行过去的很少有人对风电产业具有整套完整系统性的知识。通过对西方这种宽领域教学模式的借鉴我们可以尝试跨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涉及风电的多个学科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提高课程系统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授课内容不仅以传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