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精准扶贫背景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水平的研究摘要:在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国家通过助学贷款、助学金等资助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教育问题。但是高校在实行资助助学的过程中重视经济助困却忽视了资助中的育人作用。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对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意义、困境与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资助育人;提升途径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004-02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F323.8文献标志码:A1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首先实施精准资助育人是教育公平的需求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困难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困难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期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都需通过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来化解只有通过高校实施的精准扶贫育人工作助力困难学生成人成才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教育公平。其次实施精准扶贫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提高育人效果。高校一直以来的资助育人工作更多的是粗放型帮扶精准扶贫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精准帮扶有助于高校提高精准资助育人的效果和可持续帮扶措施的实施。最后精准资助育人是困难学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之一。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不仅仅要从经济上解决学生的上学问题更要从心理上、升学就业上重视困难学生的需求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高度。2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2.1资助对象认定不够精准目前高校现行的资助政策体系比较完善保障了贫困学生都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1]。但是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首先认定程序的启动由本人提出部分学生虽然家庭贫困却由于自我认识不全面或碍于面子等原因没有提出申请。此外部分学生家庭并未达到贫困的标准但学生由于利益的原因提出贫困生认定的申请。其次学生进行贫困生认定时由本人携带“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到家庭所在地村(社区)、镇政府(街道)等民政部门进行盖章证明存在当地民政部门不认真审核学生家庭真实情况而出具证明材料的情况。此外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域性经济条件的差距真实存在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时缺乏统一、科学的界定标准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2.2重视经济帮扶忽视育人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目前党和政府逐年提高资助的费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但是资助育人工作却存在着滞后性。一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从小就接受政府和社会资助很多时候觉得家庭困难接受资助理所当然容易出现一定的依赖心理甚至曲解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本意。此外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重视对学生资金的补助忽视对大学生心理层面包括情感、人格、技能等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影响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2.3缺乏受助后的跟踪管理很多高校非常重视资助工作的申请、审核、发放工作一般认为一旦资助的款项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资助工作就算完成了。其实发放资助款项恰恰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开始。根据相关调查少数受资助的学生存在着滥用受助资金进行消费、挥霍等行为一旦学校放任受助学生这种行为没有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容易导致他们难以形成感恩、诚信、节约的责任意识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3]。2.4考核体系不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管理机构主要是高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高校资助管理中心直接负责具体资助管理工作。目前高校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集中在资助材料的审核、上报和资金发放方面对于受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缺乏考核手段和办法。首先高校缺乏对于受助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公益等方面没有制定统一、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其次考核的手段比较单一很多高校仅仅是的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没有对有挥霍受助款项、缺乏诚信等情况的学生进行惩罚。此外缺乏对学生服务意识方面的考核。服务意识应是受助学生应有的品质受助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服务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体现资助育人的效果。3提升资助育人的途径3.1建立健全贫困生精准认定体系高校可以建立学生资助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进行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工作。从学生进校高校可以利用平台登记学生信息档案。第一通过建立学生生源地相关机构的联络机制共享学生家庭信息成员、收入、支出、负债等信息高校资助机构可以对学生提出的资助申请进行核实。第二资助信息平台通过通过学校考勤系统、教务系统、团学系统等收集学生在校情况的信息包括考勤信息、成绩、团学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信息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