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洗钱论文:小议银行反洗钱监管的效率本文作者:玄立平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客户风险等级管理流于形式客户风险等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依据客户的特点或账户的属性以及其它涉嫌洗钱和恐怖融资的相关风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甄别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活动。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管理可以平衡反洗钱成本和收益提高反洗钱工作效率。但目前我国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客户风险等级管理的规定只有原则性的条款具体该如何实施没有明确要求;在监管中也只能是检查是否按时对客户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和审核。这就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划分客户风险等级不是出于预防本机构洗钱风险的需要而是担心受到监管机关处罚而被迫开展对客户风险等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甚至部分机构的反洗钱工作人员不清楚如何运用这一结果支持反洗钱工作多数机构对风险等级划分的结果也只停留在查询、浏览等简单功能的使用上没有充分发挥该项工作的成效使该项工作流于形式。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激增而情报价值不高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预防洗钱措施的核心报告质量直接影响反洗钱监测分析工作从这几年中国反洗钱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2006年可疑交易报告仅153.5万份2007年上升至1662.02万份2008年为6891.5万份2009年有所下降为4293.3万份2010年又上升至6185.2万份。尽管可疑交易报告数量不断攀升但质量一直不高。同期人民银行向侦查机关报案数2006年1239起、2007年554起、2008年752起、2009年654起、2010年911起而侦查机关的立案数则更少2007年94起、2008年215起、2009年119起、2010年374起。大量的可疑交易报告一方面容易造成中国是洗钱大国的错觉和误解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都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处理、保存这些信息同时这些可疑交易报告中绝大多数为垃圾信息这些垃圾信息又淹没了真正的可疑交易影响了反洗钱信息情报中心对洗钱线索分析和甄别的质量成为制约我国反洗钱监管效率的瓶颈。大额交易报告工作实效让人质疑大额交易报告不必然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相关国际上对是否要求金融机构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做法不一。我国当初制定大额交易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额转账交易的宏观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反洗钱需要关注的行业、区域和交易种类等信息。目前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单位账户之间(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单笔或当日累计人民币20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的转账交易自然人账户之间、自然人与单位账户之间单笔或当日累计人民币5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的转账交易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报送单笔或当日累计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交易。首先这些门槛的设定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考证。如规定对于同一金融机构、同一户名下多个活期账户间转存资金的业务不属于大额交易免报范围结果客户处于理财等目的进行的交易被大量重复报送。其次从开始报送大额交易至今监管部门的有关工作报告中均没有体现出如何利用大额交易报告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于反洗钱工作中。而从这几年中国人民银行接收的大额交易报告量来看2007年2.1亿份2008年1.77亿份2009年1.78亿份2010年2.4亿份虽然金融机构报送大额交易已实现了系统自动报送成本得到了控制但监管部门需要对存储海量的信息付出巨大的成本由于没有明显实际成效也让人对该项工作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原因分析合规监管的内在缺陷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前我国反洗钱监管主要是合规监管这种监管模式的核心是监管者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明确金融机构的义务空间即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特定条件时必须遵循法定要求采取措施其基本假设是反洗钱义务可度量金融机构应履行什么义务、履行多少义务是确定的;基本监管方法是运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发现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事实并按履行义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罚。在反洗钱监管初期合规监管对培养和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有效履行反洗钱职责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随着反洗钱工作逐步推进合规监管的弊端逐步显现其内在缺陷也开始制约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其基本假设是不成立的随着金融机构业务不断拓展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也不可能穷尽金融机构的义务空间。其次合规监管缺乏激励兼容导致金融机构防卫心理较强。特别是在可疑交易报告方面将可疑交易标准作为规章要求固化不符合洗钱手法、类型会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一些可疑交易报告标准过于宽泛与洗钱风险的相关度不高;在具体监管中监管者将抓到几笔可疑交易漏报或者其他违规行为作为重大处罚的依据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必然导致金融专注于形式合规“宁多勿漏”报送大量的垃圾数据既成为金融机构的负担又造成监管机构的负担双方都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