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牵正散方(白附子、僵蚕、全蝎、白芷、防风、川芎、细辛等)配合隔姜灸疗法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结果:治愈35例占77.8%;好转8例占17.8%。总有效率为95.6%。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对风寒型面瘫患者的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关键词]风寒型面瘫;中医药疗法;隔姜灸;牵正散[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071-02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以青年人多见。起病急骤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病损部位的特殊性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面部的外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便。从中医临床学来看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风寒、风热、风痰或痰血阻滞面部经络所致其中又以风寒型面瘫较为多见[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5例风寒型面瘫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1岁平均42.3岁;病程最短1d最长7d。1.2诊断标准1.2.1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中面瘫的诊断标准诊断多为起病突然在早晨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鼻唇沟平坦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部分患者可有露睛流泪额纹消失初起时可有耳后、耳下或面部疼痛。纳入观察研究的病例均为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属中医风寒型患者。1.2.2排除①中枢性面瘫、急性炎性多发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脑桥小脑颅底病变、占位性病变、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并发症等累及面神经的患者;②伴有心、脑、肝、肾及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年龄在10岁以下和80岁以上者;④酗酒、药物滥用、曾确诊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患者;⑤不能按本观察要求治疗者无法配合判断疗效者及资料不全者[3]。1.3治疗方法1.3.1中药治疗方用牵正散为主方白附子、僵蚕、白芷、防风、川芎、甘草各10g全蝎6g、细辛3g蜈蚣2条。1剂/d水煎2次早晚分服10d为1个疗程。1.3.2隔姜灸法将细艾绒搓成直径约0.8cm、高1.0cm的圆锥形艾炷再把鲜姜切成0.2~0.3cm厚的姜片面积大于艾炷底面用针在姜片上刺数小孔以便热力传导上置艾炷放在患侧阳白、四白、下关、太阳、颊车、地仓、颧以及对侧合谷穴位上施灸每灸一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稍许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反复进行直至艾炷燃尽。每穴施灸3壮10次为1个疗程。1.4疗效标准参照《新编神经病学》[4]制订疗效标准。痊愈:额纹加深眼闭合正常口角不下垂鼓腮不漏气咀嚼有力患侧不滞留食物不流涎鼻唇沟双侧基本对称。好转:额纹较前加深眼可闭合但闭合不紧密口角稍下垂鼓腮不漏气或稍有漏气鼻唇沟较前变深咀嚼较前有力偶尔存食。无效:以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2结果2.1一般结果风寒型面瘫患者共45例临床治愈35例占77.8%;好转8例占17.8%;未愈2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2.2病例患者男55岁2007年10月15日初诊。自诉2天前外出时即感受凉次日晨起后感左侧面部麻木漱口漏水左眼闭合无力口角向右侧歪斜。查体:左侧面部抬眉、鼓腮、耸鼻等表情动作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有0.3mm眼裂有眼泪流出皱眉额纹消失左侧鼻唇沟向右侧歪斜口角下垂伸舌舌歪向右侧。舌淡、苔薄白、脉浮。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按上法治疗2个疗程后瘫痪面肌恢复正常诸证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3讨论周围性面瘫发病原因不详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属急性非化脓性病是茎乳孔内发出的面神经感受病毒感染或临近组织炎性病变损伤从而使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或水肿[5];其病理基础是面部神经管不能随发炎的面神经充血、水肿增粗的需要而相应扩张造成相对狭窄出现面神经受压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6]。祖国医学将其归为“口眼歪斜”范畴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热、热毒等外邪乘虚侵袭经络致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发为面瘫。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风寒型面瘫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风寒型面瘫是由于风寒之邪客于经络致气血痹阻所致。牵正散方中白附子善祛风痰解毒散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