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法治意识培育研究关键词新媒体法治教育基金项目: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编号:2019B72)。作者简介:王莎莎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327一、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此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7.72亿人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7.53亿人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高达97.5%。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1.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5.4%。[1]在各种互联网应用中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新闻和以微信朋友圈、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应用作为基础应用被大家廣泛使用用户数量不断增长。这些数据和信息都充分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展新媒体普法益民服务组织新闻网络开展普法宣传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2]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7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为25.4%。高校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最广泛、最深入的群体。新媒体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方便了学生的生活但同时也为学生埋下了潜在的威胁。例如近年来在学生中“网络诈骗”“网络信贷”“恶意刷单”等案例也频频出现。这都是由于学生缺乏法治意识无法对网上的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竟成为了网络受害和网络犯法的高危群体。新媒体为我们的法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所以如何培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起法治观念已是许多高职院校当下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二、当前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新媒体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但目前来看我们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这个新平台的作用。因为我们更多的是把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平台当做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大都是法律条文的平铺直叙内容无趣形式单一看起来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很多人根本不会主动去看甚至会直接跳过这样的宣传根本谈不上效果。(二)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很强的即时交互性可以很好地互动。比如:微信、微博还有直播时的弹幕等等能够及时迅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双方能够实现沟通和交流这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当前的法治教育却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大多采用的依旧是单向的灌输和传播缺乏对双向互动的关注和应用依旧没有摆脱传统法治教育的基本模式和习惯动作。跟今天丰富生动的新媒体资源相比我们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生涩和格格不入。(三)不够细化缺乏针对性目前在高职院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对受众的特点研究不够对学生的法律需求也不够关注利用新媒体进行的大多数的法治教育仅仅停留在泛泛地进行普法信息传播的表面阶段对教育对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这就导致目前的法治宣传和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宣传效果不理想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学习的法治知识有什么具体用处缺少获得感。三、利用新媒体提高法治教育效果的方法(一)依托法律热点激发学法兴趣在高职院校进行法治教育必须要依托时代背景立足现实环境结合生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法深入人心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同法律从而防止学生中出现法律无用的错误认知。因此在我们的法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尝试探索对具体社会法治热点和时事热点的解读和分析。利用新媒体对当前社会上的某个法治热点问题发起讨论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积极讨论、发言甚至提出问题邀请老师、专家、学者与学生进行互动最后再对比作出点评、解释和答疑。这样无疑是一场深入人心的网上法治教育过程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