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石潭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学准备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设计思路《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当然这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一个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彩屏显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1.(彩屏显示。)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3.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彩屏显示。)l(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篁竹(huang2)清冽(lie4)为坻(di3)B.为屿(yu3)为堪(kan1)怡然(yi2)C亻叔尔(chu2)翕忽(灯)差互(cha1)D.寂寥(1iao2)悄怆(chuang4)幽邃(sui2)(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3.齐读课文。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彩屏显示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彩屏显示。)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彩屏显示。)学习目标: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彩屏显示。)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