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校园贷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赵之遐林丽摘要:基于《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的数据分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为视角发现高校学生选择校园贷的客观消费需求和心理动力并提出高校应当加强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家校互动与学生及家长共识骗局真相、共度心理难关共筑安全防线的建议。关键词:校园贷;心理;高校学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专门针对在校生发放的校园贷广告随处可见。但部分校园贷存在虚假宣传、暴力催债等行为严重危害在校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为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正处自我价值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心理视角分析大学生的校园贷行为有利于了解在校生使用校园贷的真实原因寻找化解校园贷风险的有效举措。2018年底华东政法大学新媒体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整合多方资源获得有效样本21829份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191座城市1312所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为分析我国在校大学生基于互联网的消费偏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一、校园贷的使用现状分析(一)校园贷的定义。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其中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在校学生在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提供的合法合规的金融服务也有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的其他借贷业务。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1]。可见校园贷市场中正规与非正规产品并存其中不良校园贷的乱象更加值得关注。(二)不良校园贷的表现形式。目前在校学生接触到的不良校园贷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促进消费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等;二是各类消费分期平台为满足学生购物需求专门针对大学生提供的分期还款产品如趣分期、分期乐等;三是P2P贷款平台为大学生求学、创业等需求提供的资金如名校贷、爱学贷等;四是民间放贷机构和职业放贷人为学生提供的非正规资金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在《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和消费行为报告》的统计结果中过半数的大学生使用过消费金融其中使用过蚂蚁金融的超过六成达65.84%使用过分期乐、优分期的分别占8.96%和4.19%[2]13。(三)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一是滋生借款恶习助长不良风气。校园贷因其对贷款人资质审核不严贷款手续简便到账迅速能快速满足学生欲望进而诱使学生接二连三贷款甚至沾染赌博、酗酒等恶习。二是超高利息风险致使不堪负重。以一个日利0.05%的校园贷产品为例看似利率极低但其实际年利率为0.05%×360=18%是现行央行一年以内(含一年)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4.35%)的4.14倍。此外变相增加贷款成本也是不良校园贷常使用的手段通过对这一些公开产品进行计算统计发现校园贷的年化贷款利率区间通常在10%至25%以分期购物为名的校园贷平台年化利率甚至会超过25%[3]48。三是采取暴力催收影响身心健康。利用注册登记的信息对未还清款项的贷款人采用“电信轰炸”的方式不仅给学生本人发短信还会给学生的老师、同学和家人打电话甚至通过伪造律师函、群发骚扰短信等方式恐吓贷款学生及身边的人严重扰乱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如广为关注的10G女大学生不雅压缩包事件、厦门女大生因深陷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而自杀等。二、基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校园贷行为分析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特定心理的驱动下产生的心理是原始动机行为是外在表现[4]100。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把原始的无意识冲动当做心理活动的动力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从疯狂的校园贷背后找寻除外在因素之外的大学生内在心理动机[4]100了解在校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真实原因。(一)本我:基于快樂原则的超前消费。本我是主观的指向主体内部本身的需要和愿望既具有生理特征(身体原本需要)又具有心理特征(愿望)是二者相结合形成的行为驱动力[5]20。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欲望的可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