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教学中如何有效嵌入情境,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 “情境”是新版课程标准中的高频词。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抑或是教学评价的实施,课程标准都强调,要重视情境创设,要在真实情境下进行。那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嵌入情境?下列问题值得教师特别关注: 1、真实情境从哪里来? 2、如何创设情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什么样的情境可以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体验? 如何借助情境开启学习? 《培育智慧才能:学习的维度教师手册》一书从学习过程出发,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维度的模型。 这个模型中,包含了彼此关联的五大维度。其中“态度与感受”维度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思维习惯”维度共同贯穿于所有学习过程。同时,作者指出,所有学习都是基于学习者的态度与感受以及有效的思维习惯。消极的态度与感受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积极的态度与感受会促进学生学习,同样,有效的思维习惯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有这两个维度做基石,学生在其他三个维度的学习会更加高效。上述观点再次提醒教师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感受、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学生态度的认同和情感的投入,没有学生思维的激发,就很难有学习成效。而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高中语文侠义文学单元,涉及《刺客列传》《大铁椎传》《红线女》《虬髯客传》《聂隐娘》等一系列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文章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致地阅读,有热情地研究、分析每个人物呢?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就是将语文学习与学校即将举办的狂欢节结合到一起,请学生选择一个侠义人物,装扮一位教师,请他在狂欢节上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学生研读文本,分析人物,选择角色,然后物色老师,写信劝说老师装扮人物。富有情趣且深人的学习过程由此展开,文言文阅读不再是枯燥的“之乎者也”,而成为一场有趣的学习实践活动。 如何用情境优化学习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知道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深入课堂后发现,不少教师只关注简单的情境创设,将情境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一旦导人新课,就又回到对抽象内容的讲解中。实际上,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还可以活化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体验。因此情境不应仅仅作为上课的引子,还应与所学内容紧密联系,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例如,上述侠义文学单元,教师在学习之初创设了选择一位侠义人物装扮教师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觉得这个单元的学习很有趣。接下来,教师如何展开具体教学过程呢?学生如何展开真实的学习过程呢?教师依旧利用情境来解决问题,设计了五个子任务: ①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五位人物的个性特征。 ②概括人物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写出你最想装扮的人物,并与你最不想装扮的人物做比较说明理由,给出证据。 ④写一封劝说信,说服某位老师同意装扮你选择的侠义人物。 ⑤完成人物出场设计(先独立完成,然后分组合作)。上述情境的创设,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的是学习过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搭设的是通向单元日标的脚手架。这样的情境可以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学习。 如何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激活学生的灵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无疑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目的。表面上看,情境可能是一段视频、一首歌、一个故事,但其内核一定是思维。应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思考的动机,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1 激发认知冲突 这是唤起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能够迅速选择和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当学生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或者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而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于是就会产生认知需要,萌发探索未知的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内驱力。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冲突,不断经历认知“平衡一失衡一平衡”的过程,历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借助以下几组矛盾设置认知冲突:第一,学生已有经验和科学原理之间的矛盾;第二,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第三,学生的感觉、知觉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例如,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单元,教师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首先,设计访谈问题,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访谈问题后,通过全班答题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明确三个“点”: ①认知起点:关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哪些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 ②认知难点: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不知道什么,他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 ③兴趣点: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