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1994815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815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21)申请号200910163169.8(22)申请日2009.08.18(71)申请人发得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嘉义县(72)发明人卢永祥林忠龙(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代理人董惠石(51)Int.Cl.F16H55/24(2006.01)F16H1/16(2006.01)F16H55/17(2006.01)F16H55/2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0页(54)发明名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57)摘要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主要于机台设有可驱动工作台作动的传动机构,设有动力源驱动一体成形有左、右牙的蜗杆,让蜗杆分别带动两蜗轮,以令工作台转动或平移;另外,于蜗杆后方组设有相互对应的前、后楔形块,该后楔形块借由一动力组件驱动而产生位移顶掣前楔形块,以令前楔形块项推蜗杆位移消除背隙;借此,以蜗杆左、右牙螺旋传动蜗轮,可相互抵消推力、平均负担扭力,达到大扭力的传达,及以背隙消除装置消除传动机构由高速传动转低速的齿隙定位,达到准确传动的效果。ACN109485CCNN11019948150199482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于机台设有可驱动工作台作动的传动机构,其中:设有一动力源驱动具左、右牙的蜗杆,让蜗杆分别带动两蜗轮,以使蜗轮传动工作台转动,同时该蜗杆具有位移调整传动蜗轮的背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蜗杆的左、右牙为一体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蜗轮中心设有轴件,且延设出有传动齿部,该传动齿部对应带动尺寸大于该传动齿部的工作台齿件运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件为大齿轮或线性齿条。5.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于工作台下设有使工作台承载工件而具有转动、位移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设有动力源驱动蜗杆带动蜗轮而使工作台作动,而于所述的蜗杆上方对应组设有背隙消除装置,该背隙消除装置包含有:一连轴器,对应组设连结所述的动力源出力轴与所述的蜗杆,且具设有吸收所述蜗杆微量位移的构件;一前楔形块,对应组设于所述的蜗杆后方,后端具设有一倾斜抵靠面;一后楔形块,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前楔形块后方,前端对应所述前楔形块的倾斜抵靠面处呈倾斜顶掣面;一动力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的后楔形块的下方,且其出力轴端对应顶掣所述的后楔形块上、下位移;及一挡止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的后楔形块的上方,为限位所述的后楔形块受所述的动力组件顶掣位移及回复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蜗杆上设有一体成形的左、右牙段,且以左、右牙段分别对应啮合所述的两蜗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组件为可程控动力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后楔形块中设有一穿孔对应供一手动螺杆穿设而抵掣所述的前楔形块,能以手动方式操作消除背隙。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蜗轮中心设有轴件,且延设出有传动齿部,该传动齿部对应带动尺寸大于该传动齿部的工作台齿件运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件为大齿轮或线性齿条。2CCNN110199481501994820A说明书1/5页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传动机构的背隙消除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针对工作台的传动机构所创新研发的齿隙间的背隙消除结构,除以蜗杆带动蜗轮而具有大扭力的传动效果之外,再利用可自动或手动方式操作楔形块,以使其达到轴向位移蜗杆,消除蜗杆与蜗轮在传动间的背隙。背景技术[0002]一般在机械操作中最常见到的是传动机构的运用,而传动机构的使用范围为最广泛,同时所运用的技术也有诸多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7-148632号,其分别于机台内设有两平行而设的蜗杆,两蜗杆分别对应传动两蜗轮,而该两蜗轮再对应传动上方的工作台,然而,上述结构因蜗杆为两平行设置,使其在传动时无法相互抵消推力,因此,传动轴向推力大。[0003]另外,该日本案中所揭露的另一实施例技术,为于机台内设有内蜗杆,而于内蜗杆外部再对应套接一外蜗杆,借由两同心的内、外蜗杆对应传动两蜗轮,而该两蜗轮再对应传动上方的工作台,然而,该内、外蜗杆虽为同轴心的传动,但其因为套设组合,机构较复杂,同时,两蜗杆的制作成本高,且亦需手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