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102275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275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21)申请号200910213942.7(22)申请日2009.12.17(71)申请人韦增机械(佛山高明)有限公司地址5285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三洲街道兴隆路南工业区(72)发明人洪荣豪(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代理人罗晓聪(51)Int.Cl.D04B35/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该输纱器的输纱轮上开设有数个导纱槽,且该导纱槽底面呈上大小小的斜面;所述的导纱件包括设置在输纱轮前端的两个导纱杆,于每个导纱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导纱瓷孔;纱线由上而下依序分层环绕于输纱轮的导纱槽及穿经导纱件的导纱瓷孔。本发明工作时,由于输纱轮的导纱槽呈上大下小的斜面,所以当纱线通过针织机进行编织时,通过导纱瓷孔穿经的纱线将环绕在导纱槽上端直径较大的部位,纱线胀紧,形成积极输送纱线的效果。当针织机停止编织,纱线停止输送,此时纱线将会自行下滑至导纱槽下端直径较小的部位,纱线的张力消除,形成消极输送纱线的效果。如此,就可以使编织后的布面更加清晰、平滑,纱长稳定。CN10275ACCNN110210227502102278A权利要求书1/1页1.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包括:一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转轴及导纱件、数个驱动轮、一输纱轮、导纱架、一上段灯以及断纱开关,其中该多数个驱动轮设置于固定座上部的转轴,所述的输纱轮设置于固定座下部的转轴,并使驱动轮与输纱轮以共轴方式旋转,且于各驱动轮间设有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纱轮上设置有数个导纱槽,且该导纱槽底面呈上大下小的斜面;所述的导纱件包括设置在输纱轮前端的两个导纱杆,于每个导纱杆上分别设置有导纱瓷孔;纱线由上而下依序分层环绕于输纱轮的导纱槽及穿经导纱件的导纱瓷孔,纱线由前向后环绕后输出,提供积极的送纱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纱轮的导纱槽上套设有耐磨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杆设置于固定座下方并与转轴平行,且其与输纱轮的前端形成距离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杆采用金属条,其上弯折成型有供导纱瓷孔定位的卡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杆采用金属片,其上一体成型有供导纱瓷孔定位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杆采用金属棒,其上一体成型有供导纱瓷孔定位的卡孔。2CCNN110210227502102278A说明书1/4页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使纱线稳定、编织布面清晰、平滑的、用于针织机中的输纱器。背景技术:[0002]现今工商业发达,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升,对于布料的要求相对提高,具有间色或图案效果的针织布料也相继推出,而业者研究发现,要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清晰、漂亮,必须使纱线的纱长一致、稳定、同步的供纱,才能达到目的,而一般公知的传统输纱器,为了达到上述功效,通常系利用一开关加一弹簧另配合一套上耐磨胶的输纱轮,以控制纱线的张力来做供纱编织的动作,然因各弹簧的伸缩弹力无法统一或经久弹性疲乏,及传统的耐磨胶较易老化、磨损,导致容易造成纱长不稳定,形成布面不平、易起横条,使产品的质量变差造成经济损失。且一般的圆编机有顺、逆转的分别,因此输纱器必须改变零件设计的方向,才能分别适用于顺、逆转的圆编机上,这样就造成使业者成本提高,其适用性也大为降低,较为不理想。[0003]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经过不断研究、实验,提出了一种积极输纱器,见图1所示,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输纱器的输纱轮91上开设有直径大小不同的数个导纱槽911,并且该导纱槽911的表面为耐磨的硬质磨砂面。导纱槽911与一表面设有数个平滑凹槽921的导纱杆92配合,可使纱线环绕后,于输纱轮91送纱或停止送纱时,其纱线均能保持同样的张力,而能达到绝对稳定、同步的积极送纱动作,并能使纱长一致,让编织后的布面图案更加平滑、清晰。[0004]本发明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另一种技术方案,见图2,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技术方案不同在于:导纱杆92直接采用光滑的直杆,输纱轮91上的导纱槽911与该导纱杆92配合,其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0005]在后续的研究中,本发明人发现上述的技术方案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纱线在针织机工作过程中处于胀紧状态,当针织机停止工作时,纱线的张力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