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元代小令四首曲是一种特殊的诗体,源于词,起于宋金时 期,盛行于元,故史称元曲。与唐诗、宋词并 称。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散曲是没有科(动 作)、白(对话或独白)的清唱曲。杂剧有科 (动作)、白(对话或独白)串联,属戏剧, 艺术形式不一样。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只用一个曲, 形式短小,语言精练,或写景,或抒情,自由 活泼。由两调或三调小令组成的合调,即带过 曲,仍属小令。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 为一首。 1.宫调(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白朴(1226-约1306),字仁甫,原籍山西河曲,后移居河北正定,元朝戏曲家。著有《梧桐雨》等杂剧。〔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之家,但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悲戚,同时也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而伤怀,所以他通过词曲来倾诉着自己对怆凉人生的感慨,而本曲中所抒发的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其实也正是他人生理想的抒发。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约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朝戏曲家。他的散曲豪放洒脱,语言清俊,意境深,韵味足,对散曲由俗到雅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有演绎王昭君出塞故事的《汉宫秋》等杂剧。《天净沙·秋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情感?枯藤我们已经读出了这首曲所表达的情感,也找到了传达这种感情的点,作者写了九个景物,所要传达的是什么?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关汉卿(约1240-约131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朝戏曲家。他的散曲最能表现曲的本色与精神。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全剧十三种。他的戏剧创作比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还早三百多年。《四块玉闲适》背景解说: 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代法律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之争,汉人误还报。”(《元史刑法志四斗殴》)汉人受到歧视,受到压迫,无理可争。这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社会背景。陶渊明弃官归田,谢安据召高卧,洁身自保,高风亮节。作者用典,也就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自己“世态人情”都经历,一个“多”更表明饱经沧桑,洞察世俗。这是作者思考后提出的处世哲学。经历过世态炎凉以后,作者领悟谁贤谁愚,并不是当时就能看明白的,历史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眼前的功过也就没什么好争的了,留给后人评说吧。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朝戏曲家。他经过三十年宦海沉浮,洞悉了仕途的险恶,赋闲八年之后,又被起用。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和《云庄类稿》。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背景介绍: 这首小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山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并说他“到官四月,忧劳而死。”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时写的这首小令。这首曲怎样表现对统治不满? 作者有感而发,王朝兴,带给帝王家的是财富和享乐,带给百姓的是万般疾苦;王朝亡,带给帝王的是王室的覆灭,带给百姓的是更沉重的疾苦。无论朝代怎样兴衰更替,压在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战乱流离等等沉重的负担都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