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祝同学们: 新年快乐第一单元课时目标: 1、通过作品回顾,了解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抒发的思想情感; 2、阅读并分析“赏析指导”部分,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及原则。古代诗歌常见类别①忧国伤时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⑤长亭送别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主旨)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叹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自学指导一:以意逆志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是孟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提出的理解作品的方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理解诗意,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旨趣。 (1)“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在说梦话吗?(2)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一句,有人则发出“肉可以臭,酒怎么会臭”的疑问。你认为他的错误出在哪里?(3)杜牧《泊秦淮》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人认为,作者在苛求“商女”。你认为呢?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学指导一:知人论世(1)什么是“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它为文学阅读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3)怎样知人论世?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但又不过于夸大“知人论世”的作用,忽略对原文的探究,否则必然会望文生义,穿凿附会,造成新的曲解。读出诗歌主旨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昏庸无能,信任宦官,猜忌功臣。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