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705467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705467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21)申请号201210155420.8(22)申请日2012.05.18(71)申请人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地址215151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镇永安路122号(72)发明人万中福刘可蒋安毅王庭尧徐小波张跃钢(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马明渡(51)Int.Cl.F16H37/02(2006.01)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1页1页说明书说明书55页页附图附图33页(54)发明名称大功率立式辊磨机齿轮箱(57)摘要一种大功率立式辊磨机齿轮箱,由三级减速传动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级采用伞齿轮或皮带轮或蜗轮蜗杆机构,第二级和第三级均采用行星轮机构,这三级传动机构在箱体内依级次自下而上布置,第一级的输入轴作为输入端,第一级的输出轴与第二级的太阳轮传动连接,第二级的内齿轮固定,第二级的行星轮一方面通过内齿套、双联外齿套与第三级的太阳轮传动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吊杆和推力轴承浮动悬挂支承在第三级的行星架上,第三级的行星架与输出法兰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大功率、大传动比,而且具有较强均载能力的高性能立式辊磨机用齿轮箱。CN1027546ACN10270546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大功率立式辊磨机齿轮箱,由箱体(1)、输入轴(2)、输出法兰(3)以及设在箱体(1)中的三级减速传动结构组成,其中,输入轴(2)设在箱体(1)侧部或底部,输出法兰(3)设在箱体(1)顶部,三级减速传动结构由第一级传动机构、第二级传动机构和第三级传动机构依级次传动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传动机构、第二级传动机构和第三级传动机构在箱体(1)内依级次自下而上布置,其中:第一级传动机构采用伞齿轮机构,或者皮带轮机构,或者蜗轮蜗杆机构;输入轴(2)作为第一级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第一级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输出轴(4),输出轴(4)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二级传动机构采用行星轮机构,该行星轮机构由一个第一太阳轮(5)、至少三个第一行星轮(6)、一个第一内齿轮(7)和一个第一行星架(9)组成,其中,第一内齿轮(7)相对箱体(1)固定设置,第一太阳轮(5)与所述输出轴(4)传动连接,每个第一行星轮(6)经过一个第一行星轴(8)与第一行星架(9)转动连接,第一行星架(9)作为第二级传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三级传动机构采用行星轮机构,该行星轮机构由一个第二太阳轮(13)、至少三个第二行星轮(14)、一个第二内齿轮(15)和一个第二行星架(17)组成,其中,第二内齿轮(15)相对箱体(1)固定设置,每个第二行星轮(14)经过一个第二行星轴(16)与第二行星架(17)转动连接,第二太阳轮(13)的轴线位置上设有孔,孔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一内齿圈(24),第一行星架(9)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内齿套(10),第二内齿套(10)的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二内齿圈(25),第一内齿圈(24)与第二内齿圈(25)之间设有一个双联外齿套(11),双联外齿套(11)的主体为套筒,套筒的外缘上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一外齿圈(26),套筒的外缘下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二外齿圈(27),第二内齿圈(25)与第二外齿圈(27)啮合,第一外齿圈(26)与第一内齿圈(24)啮合,以此将第二级传动机构中的第一行星架(9)运动传递给第三级传动机构中的第二太阳轮(13);第三级传动机构中的第二行星架(17)与第二级传动机构中的第一行星架(9)之间设有一个吊杆(12),吊杆(12)的上端经推力轴承(18)支承在第二行星架(17)上,吊杆(12)的杆身穿过双联外齿套(11)的套筒,吊杆(12)的下端与第一行星架(9)相连,第一行星架(9)的回转中心与第二行星架(17)的回转中心同轴,以此将第一行星架(9)通过吊杆(12)和推力轴承(18)浮动悬挂支承在第二行星架(17)上;第二行星架(17)作为第三级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输出法兰(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立式辊磨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5)与所述输出轴(4)传动连接具体为:输出轴(4)与第一太阳轮(5)之间设有第一内齿套(28),第一内齿套(28)的孔壁上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三内齿圈(29),第一内齿套(28)的孔壁下部沿圆周方向设有第四内齿圈(30),第一太阳轮(5)上对应第三内齿圈(29)设有第三外齿圈(31),输出轴(4)上对应第四内齿圈(30)设有第四外齿圈(32),输出轴(4)上的第四外齿圈(32)与第一内齿套(28)上的第四内齿圈(30)啮合,第一内齿套(28)上的第三内齿圈(29)与第一太阳轮(5)上的第三外齿圈(31)啮合。3.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