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718278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718278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0(21)申请号201210235367.2(22)申请日2012.07.09(71)申请人青岛理工大学地址266033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11号(72)发明人谢经良胡晓丽赵婉宇谢宇恒(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代理人张世功(51)Int.Cl.C02F1/24(2006.01)C02F1/52(2006.01)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1页1页说明书说明书22页页附图附图1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箱式结构的负压罐的一侧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联制有污水泵;负压罐的顶侧面右边处贯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阀门;负压罐的顶侧面中心位置处贯通式制有直弯结构的进气管,进气管的竖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阀门,进气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气体流量计;负压罐的顶侧面左边处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结构的进水管,进水管的水平段上贯通式固定制有加药管,加药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阀门;其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制作成本低,无需空压机、溶气罐、高速叶轮和加药混合器等溶气配件,运行费用低、溶气效果好。CN10278ACN10271827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进水管、加药管、进气管、引水管、出水管、负压罐、污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气体流量计,箱式结构的负压罐的一侧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联制有污水泵;负压罐的顶侧面右边处贯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阀门;负压罐的顶侧面中心位置处贯通式制有直弯结构的进气管,进气管的竖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阀门,进气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气体流量计;负压罐的顶侧面左边处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结构的进水管,进水管的水平段上贯通式固定制有加药管,加药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阀门;使用时先打开引水管,将负压罐注满水后,开启污水泵,然后开启加药管上的第一阀门和进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根据气体流量计通过第二阀门调节溶气比控制在10%以内,根据混凝效果调节第一阀门至合适的加药量,加药和进气均在负压罐的作用下自动吸入,无需额外动力;污水泵的出水口接至气浮池即可;加药管和进气管的位置或固定安装于负压罐的另外位置,便于负压罐加药和溶气的实现。2CN102718278A说明书1/2页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污水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污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气浮工艺为加压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加压溶气气浮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压并加气,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但是现有的这些技术存在工艺复杂,电能消耗大,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涡凹气浮是依靠高速叶轮的离心力所造成的负压而将空气吸入,在叶轮剪切力的作用下,气体破碎成微气泡而扩散于水中,该法设备简单,但这些技术工艺气泡的产生依赖于叶轮的高速切割,以及在无压体系中的自然释放,气泡直径大、动力消耗高,尤其对于高水温污水的气浮处理,其处理效果难如人意。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加压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等技术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新型的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气泡微小的新技术方案及其设备装置。[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进水管、加药管、进气管、引水管、出水管、负压罐、污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气体流量计,箱式结构的负压罐的一侧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联制有污水泵;负压罐的顶侧面右边处贯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阀门;负压罐的顶侧面中心位置处贯通式制有直弯结构的进气管,进气管的竖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阀门,进气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气体流量计;负压罐的顶侧面左边处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结构的进水管,进水管的水平段上贯通式固定制有加药管,加药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阀门;使用时先打开引水管,将负压罐注满水后,开启污水泵,然后开启加药管上的第一阀门和进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根据气体流量计通过第二阀门调节溶气比控制在10%以内,根据混凝效果调节第一阀门至合适的加药量,加药和进气均在负压罐的作用下自动吸入,无需额外动力;污水泵的出水口接至气浮池即可;加药管和进气管的位置或固定安装于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