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钟山记石钟山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寻声探源,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如在月色之夜,可谓"湖光影玉壁,长天一月空"。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山赏景。如唐代李勃,宋代苏拭、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经历代兴废,现仍存怀苏亭、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但多为清代重建。《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独具一格,自成一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书法上有“苏、黄、米、蔡、”“宋四家”之称(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泛舟石钟山上的古寺李必超课件以为下临深潭: 以为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人常疑之: 钟磬: 始访其遗踪: 桴止响腾: 余音徐歇: 余音徐歇: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问题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余固笑而不信也 4.森然欲搏人 5.微波入焉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因笑谓迈曰 8.汝识之乎 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问题研读第三段阅读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问题一:本文哪一句表达了主旨,请说明理由。主旨句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理由: ◆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 ◆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 问题二:本文是一篇考辨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怎样的过程得出上述的结论研习、思考研习、思考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文意,理清全文思路石钟山记质疑{释疑游因——质疑因事说理的游记象鼻山怎样看待作者的观点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提供的是常用装备的清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自己郊游线路和时间等情况自由取舍。 一级物品(必备):背包、睡袋、雨衣、帽子、手套、地图、食物、指北针、常用药、水壶(最好是保温的)。 二级物品:哨子、小刀、手电、电池、灯泡、笔记本、垃圾袋、卫生纸、打火机、针线包。 其他:望远镜、相机、毛巾、防寒衣物等。课堂检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焉得鼓是遗发固临实至察特殊句式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磔磔云霄间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此世所以不传也 E、古之人不余欺也 研究性作业:就你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地名作一考察,然后将研究所得写一篇周记,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