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按钮使用说明:基本国情自然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 人文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和人均经济量较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特色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以热带海岛风情为主要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成为中国南部海疆一颗充满魅力的璀璨明珠。重庆一、中国沿海地区特色 中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拥有众多的良港,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二、中国沿边地区特色 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特色 黄河、长江流经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灌溉着无数农田,连接了众多城镇。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长江上、中、下游产业带的形成,加上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中国与世界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中国海军参加亚丁湾护航 指标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物,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能源组织、国际科学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金融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议会论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说一说,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破坏?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GDP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等加强。 (1)说一说,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课堂练习国家4、读下文并结合“中国某地循环经济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结果是对自然资源过分开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等。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可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1)大致判断出该地所属地区(四大地区),并说说判断理由。 属于南方地区,判断理由是图中有茶叶生产,而茶叶主要产在湿润的南方地区。同进,花卉生产和养鱼也多在南方地区。 (2)请参照上文,概括出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本课结束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