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61~2006年我国水面蒸发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本篇论文通过对1961年至2006年的水面蒸发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水面蒸发时空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水面蒸发总体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尽相同。其中,北方地区的水面蒸发变化程度较大,而南方地区变化较小。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也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水资源,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面蒸发;时空变化;因素分析;水资源利用 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而水面蒸发是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水面蒸发是指在水面上形成的水汽通过热力作用转变为大气中的水汽的过程。水面蒸发不仅影响着水资源的供给和利用,也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 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不同区域的水面蒸发特征也会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水面蒸发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了1961年至2006年的水面蒸发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61年至2006年的水面蒸发数据,数据来源于气象局全国气象信息中心。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不同区域的水面蒸发变化进行可视化。 三、结果与分析 1.水面蒸发总体呈降低趋势 从1961年至2006年,我国水面蒸发总体呈降低趋势,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其中,1980年代开始降低速度较快,1990年代以后则呈现出缓慢下降的状态。相比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水面蒸发变化程度较大。 (图片) 2.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尽相同 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并不相同。在1980年代之前,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等地的水面蒸发量呈增加趋势,而在1980年代之后,则开始呈下降趋势。同时,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水面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相对较慢。 (图片) 3.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很多 水面蒸发的变化不仅与地域和时间等因素有关,也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有关。例如,在华南地区,水面蒸发量的减少很可能与气温上升、相对湿度的增大和风速的减小等因素有关。 4.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水资源,我们应该关注水资源的避免浪费和合理利用。在不同区域,应该采用不同的节水措施,例如采取科学的灌溉技术、加强水土保持、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另外,由于气象因素也会影响水面蒸发,我们需要加强对气象因素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加准确地预测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情况。 四、结论 根据本文所得结果,我国水面蒸发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存在差异。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关注气象变化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预测,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