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A空洞控制的回归分析研究.docx
快乐****蜜蜂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相关资料
BGA空洞控制的回归分析研究.docx
BGA空洞控制的回归分析研究本文以BGA空洞控制的回归分析研究为主题,探讨了BGA元件的空洞问题,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一、BGA元件空洞问题的原因和后果BGA(BallGridArray)是一种新型的表面贴装技术,其以球形接触为电路连接,接口面积大,接触可靠。但是BGA元件一般需要通过热板加热来焊接到PCB板上,而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空洞。空洞是指焊球与PCB表面之间的空气缺陷,其存在会导致电子器件的可靠性下降,可能会导致电路开路或短路,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空洞问题
BGA、QFN、CSP器件焊点空洞分析.pdf
BGA、QFN、CSP器件焊点空洞分析计景春、伏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实训中心SMT培训)0前言在SMT生产中,BGA、QFN、CSP等无引脚的元器件,在进行焊接时,无论是回流焊接还是波峰焊接,无论是有铅制程还是无铅制程,冷却之后都难免会出現一些在所难免的空洞(气泡)现象的产生。焊点內部发生空洞的主要成因是FLUX中的有机物经过高溫裂解后产生的气泡无法及时逸出。在回流区FLUX已经被消耗殆尽,锡膏的粘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锡膏之中的FLUX发生裂解,导致高溫裂解后的气泡无法及时的逸出,被包围在锡球中,
BGA技术与质量控制.doc
BGA技术简介BGA技术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最早被美国IBM公司采用,但一直到90年代初,BGA才真正进入实用化的阶段。在80年代,人们对电子电路小型化和I/O引线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QFP的引脚间距目前已从1.27mm发展到了0.3mm。由于引脚间距不断缩小,I/O数不断增加,封装体积也不断加大,给电路组装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导致成品率下降和组装成本的提高。另方面由于受器件引脚框架加工精度等制造技术的限制,0.3mm已是QFP引脚间距的极限,这都限制了组装密度的提高。于是一种先进的芯片
BGA技术与质量控制.docx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9页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BGA技术简介BGA技术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最早被美国IBM公司采用,但一直到90年代初,BGA才真正进入实用化的阶段。在80年代,人们对电子电路小型化和I/O引线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QFP的引脚间距目前已从1.27mm发展到了0.3mm。由于引脚间距不断缩小,I/O数不断增加
BGA技术与质量控制.docx
BGA技术简介BGA技术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最早被美国IBM公司采用,但一直到90年代初,BGA才真正进入实用化的阶段。在80年代,人们对电子电路小型化和I/O引线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QFP的引脚间距目前已从1.27mm发展到了0.3mm。由于引脚间距不断缩小,I/O数不断增加,封装体积也不断加大,给电路组装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导致成品率下降和组装成本的提高。另方面由于受器件引脚框架加工精度等制造技术的限制,0.3mm已是QFP引脚间距的极限,这都限制了组装密度的提高。于是一种先进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