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重构模式与政策体系构建——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 一、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灾区的巨大重建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全国上下积极伸出援手,展开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产业合作成为如何支持灾区经济重建的关键。本文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通过分析灾后产业重构模式与政策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探讨提高对口支援的效能和促进产业合作的方法与思路。 二、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重构模式 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合作,是围绕灾区的产业重构展开的。其本质是以灾区重建为核心,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协调与合作,支持灾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灾区经济发展。具体来说,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重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设产业园区 在灾区建设产业园区是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稳定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例如,在汶川地震灾后,四川与广东两地政府共同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共建了位于德阳市的四川(广东)产业合作园,促进了四川和广东的产业结构的互补和优化。 2.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对灾区的地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是实现灾后产业重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汶川地震重建过程中,四川省政府提出了扶持灾区石油、天然气、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水利、旅游等产业,帮助灾区经济提档升级。 3.发展农村产业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是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湖南、浙江等对口支援省份率先探索了财政扶持林果生产销售、动物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灾后农村开发,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三、政策体系构建 制定有利于灾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实现产业重构的关键。对口支援地方和灾区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推动产业合作的发展。下面列举几个政策建议: 1.优化法律制度 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建设,为灾后重建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例如制定有利于跨区域合作、投资促进、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 2.减税减费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使得灾区企业更具竞争力。例如,对具备一定条件的重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各项发展基金等税负。 3.投资扶持 扶持灾区有关产业发展,引导公共和社会投资入灾区产业重建。例如,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重点产业提供专项资金、信贷支持等投资扶持。 四、结论 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重构模式与政策体系构建是帮助灾区经济重建和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应该根据灾区的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产业合作模式和政策体系,并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开发,为推进灾后产业重构提供更多的政策和实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