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封闭式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工具备受投资者青睐。然而,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却一直存在,这一现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探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封闭式基金的定义和运作方式。封闭式基金是指由基金公司发行,募集完资金后,不再接受新的投资者申购或者赎回,基金份额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一种基金,相对于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份额数量是固定的。在封闭的期限内,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但只能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并且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 然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常常会出现一种额外的情况——基金折价。基金折价,是指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的现象。比如,一只封闭式基金净资产为每份1元,但交易价格可能只有0.9元,此时就出现了基金折价现象。为什么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会出现折价现象呢?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理性上来解释折价现象。理性上,基金净值是由基金组合的资产和负债计算出来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稳定货币市场波动,增强基金的实力。因此,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和股价应该是非常接近的。但是,现实中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并不少见。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现象,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提供了可行的解释。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的学科,其强调人们对潜在财务风险的不合理观点,以及人们对新信息处理的错误做法。与理性市场相比,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总是全面理性的,而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做出的决策。 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实证研究发现,折价的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由于封闭式基金的信息被限制在基金中,相对于开放式基金,其资讯公开程度更低,投资者的交易可能缺乏全部信息,从而影响交易价格。 其次,许多投资者存在着“宁愿损失也不愿赢利”的风险厌恶心理。投资者经常将避免亏损看得比获得更多的收益更为重要,因此在价格靠近净值时,更多的投资者选择卖出,导致价格下跌,产生折价。当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此外,投资者之间的情感效应和羊群效应也会对封闭式基金的股价产生影响。当一只封闭式基金出现折价情况后,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会出现恐慌心理,担心折价情况会继续恶化,进而纷纷抛售,从而加剧了折价现象的出现。 总之,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为金融学理论为折价现象的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我们建议加强市场信息公开性,如增强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投资组合及净值的理解;优化封闭式基金产品的运营管理,提高基金交易的透明度。在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要对市场信息做出准确的解读,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减少投资风险。